铁道兵文苑

【纪实散文】致敬,我的连长! (下)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1981年底,曹连长转业离开了军营,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四川省汉源县。

  汉源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该县已有两千多年的建制历史。县城所在地富林镇,曾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截止2018年,汉源县总人口为33万。有汉、彝、藏、回等2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大约占10%。

  汉源县位于大渡河中游,为四川盆地与西藏高原之间的攀西河谷地带,地形以山地为主,且复杂多样。总面积为2388平方千米。上世纪80年代辖35个乡镇,其中5个少数民族乡。有行政村255个,1851个村民小组。

  曹连长转业后分配安置到县民政局,后来自然与汉源的自然环境有了不解之缘。

  82年新年伊始,县民政局狭小的办公室里正在举行双迎会议。(迎新春、新同志)局长几句场面话后进入了主题,“同志们,在新年到来之际,我们局迎来了一位新同志,那就是曹丰权同志。曹丰权同志是做为军转干部分配到我局的。他思想过硬,工作能力强。这为我局增添了新鲜血液,新的活力。相信他能发扬部队的光荣传统,在新的单位取得更好的成绩。”局长说到这里,把目光投向了曹丰权。曹丰权站起来,习惯的向大家行了个军礼,然后说,“局长过奖了!啥政治思想过硬,工作能力强哟,一个普通的老兵而已。现在到了咱们局,就是一新兵,以后恳请领导、各位同事不吝赐教,真心实意的传帮带,带好我这个新兵。”曹丰权由衷的话语,赢来了同志们赞许的目光及掌声。局长接着说:“老曹同志,你也看到了,我们局办公、住房条件简陋,请你多体谅、担待。”“这比我们铁道兵常年钻山沟,住帐篷强多了。”曹丰权回答。局长听了这话,释然了。最后局长说:“同志们,曹丰权同志的到来,我们局正好是8个人,那就让我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新的一年里,各项工作再创辉煌!”

  局长的话语刚落,狭小的会议室里响起了节奏明快的掌声。

  会议接近尾声,只见曹丰权站起来,嘴角嗫嚅着,好一近才说,“同志们,我想跟大家提个请求,我把名字改一下。”局长疑惑,“为什么呢?”曹丰权回答说:“丰权,丰权,别人还以为我权力欲强嘛。我想把‘权’改为‘全’,意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我虽然脱下了军装,可仍然是个兵,军魂尚在。我将做到退伍不褪色,尽量适应新的工作,干好工作!”曹丰权类似表决心的话语,使得会议室里又响起了一阵阵掌声。

  于是彼“曹丰权”变成了此“曹丰全”。曹丰全说干就干。一心扑在民政事业上。

  民政局的主要工作优抚安置,救灾救济。优抚安置工作,政策性强,有具体的条文,只要按着政策、文件条款照章办事就行。难的是救灾救济,只要到了雨季,灾害事故频发。每到这个时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就好似部队进入一级战备,要随时做好救灾的准备工作。正因为这样,曹丰全在民政局工作期间,走过了全县的各个乡村,爬遍了全县所有村民居住的大小山头。那个年代,全局就一辆北京牌小吉普,况且很多地方沒通公路,交通极为不便。下乡时车最多只能到达乡镇政府的所在地。下到村组只能靠两条腿步行。

  曹丰全至今还记得,84年的5月份,汉源境内普降了一场大雨。那几天里,天气先是炎热,气温骤然升高,出奇的闷热,继而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电闪雷鸣,接着是大雨滂沱。天幕似乎撕裂开了一道道口子,雨瓢泼似的从一道道口子里倾泻而下。雨扯天扯地的下,无休止的下……几个小时后,山洪暴发了。洪水似猛兽般咆哮,冲断了田埂,冲毁了山塘,冲垮了部分堤坝、桥梁、公路。洪水淹没了刚插上的水稻。甚至一些乡镇还下了冰雹,好几个乡镇引发了大小不一的泥石流。那场雨导致的山洪给汉源人民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灾情就是命令。为了指导防汛、检查核实灾情、救济安置灾民,县防汛指挥部指派曹丰全和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的一名同志,火速赶赴距离县城80多公里的偏远山区的一个乡镇,检查灾情及防汛工作。

  清晨,曹丰全等两人身披雨衣,脚穿雨靴,肩挎简易的行李袋、军用水壶出发了。80多公里的路,能坐摩托的地方,租用摩托,公路冲毁、塌方的地方就绕道而行,好些地方要攀爬山道。紧赶慢赶,黄昏时分终于到达受灾的乡里。他俩顾不得一路劳顿,草草用餐后,立刻听取汇报,了解灾情。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曹丰全一行风风火火赶赴受灾最严重的村组。在检查灾情、安置灾民的三天时间里,曹丰全在村组领导的陪同下,逐个村组检查灾情,挨家挨户走访受灾村民。掌握了有关救灾、安置灾民的第一手翔实的资料。他硬是两天两夜没合眼,想灾民所想,急灾民所急。他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带进了灾区的千家万户,带进了每位灾民的心中。同行的干部一个个为曹丰全那坚韧的气质、勤奋的作风、务实的态度所深深的折服。曹丰全出色的工作表现,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1985年,曹丰全作为副局长后备人选推送到县委党校学习,198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1988年曹丰全被正式任命为县民政局副局长。在领导岗位的他,在其位谋其政,各项工作更是务实、勤奋了。

  其时,党中央已开始把扶贫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安排专项扶贫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并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彻底改革,确定了开发式扶贫的方针。

  曹丰全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论述,对扶贫开发工作极为关注。

  1993年,曹丰全被县政府委派到一个边远少数民族乡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下乡期间正值春耕播种季节。这个乡经济十分落后,每年到了这个时间,有好几个特别贫困的村、组都要靠政府的救济款买种子。现在传统的救济款已取消,他们买种子的钱没了着落,于是天天缠着乡政府领导。那天曹丰全刚到乡政府,乡政府领导就向他着重提及了这件事,请求他无论如何要帮助贫困村组解决购买种子款项事宜。以解燃眉之急。“一年之计在于春”,曹丰全深知春耕播种在即,这事刻不容缓。当他得知村组领导刚好在乡里开会这一情况,当即决定,待乡政府开完会后,召集那些特别贫困的村、组长开座谈会。

  座谈会上,曹丰全认真听取了每位村、组长的发言后说:“各位村、组长,我知道,山多地少,水缺路烂,是我们这个地方的真实写照,但不是真正贫困的原因。根源是我们有些村民享受党的特殊救济优惠政策惯了,‘等靠要’的向上级伸手的思想在头脑里根深蒂固,摔倒了不愿爬起来,人穷志短,‘日头出来晒屁股,没得吃的问政府’所以坐吃山空。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就不相信这巴山蜀水就养不活这一方村民。”曹丰全深知: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根。对“等靠要”的贫困户,得精准对接,激发其内生动力,把精气神真正的提起来。曹丰全接着说,幸福生活不会从天降,共产主义等不来,只有靠我们双手送走贫困,用我们的双肩挑来幸福。再穷也要挺起腰板,变人穷志短为斗志昂扬,只要我们干群同心,其利断金。穷山窝也能变成聚宝盆。

  会上曹丰全分析了该区域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如当地盛产青椒、樱桃、黄果柑、金花梨……还可以利用特有的地形地貌开办旅游业等等。然出指出:我们再也不能捧着金饭碗讨饭吃了。与会者听了这番话,频预点头。

  曹丰全最后说:“此次购买种子的钱,我带你们去信用社贷款,由我做担保人。不过你们得讲诚信,冬季得积极还贷,只还本钱。至于利息,我替你们付。”

  以后的日子里,曹丰全总要隔三差五的去该乡,了解脱贫及发展情况。

  所以该乡的群众,只要一提起曹丰全,无不打心底里敬佩。

  由于曹丰全工作的不懈努力,成绩显著,多次被县民政局、县政府评为优秀党员,还获得了省民政厅授予的先进个人的称号。

  1996年,曹丰全光荣退休。

  退休后的曹丰全,无不良嗜好。不打牌,不摸麻将。靠养鸟、侍弄花草来打发时光,安享晚年。

  他在自家的楼顶上,亲手搭建了一个二十平米见方的棚子。这个顶棚经他一番装修后,宽敞明亮,通风透气,防寒隔热。三分之一的地方养鸟,其余的养花种草。一个个鸟笼大气别致,鸟大多是画眉、玉鸟。白天几十只鸟儿在钢架上翻飞跳跃,翩翩起舞。清晨鸟儿们“唧唧啾啾”、“嘀哩嘀哩”叫声不断,此起彼伏,清脆动听,婉转悦耳。花棚间几十盆兰草、水仙、杜鹃花、月季……分门别类、错落有致的摆放着。花盆四周上方装有自动浇灌喷洒的水管,时间一到,水自动喷灌,水花四溅,雾气缭绕。一年四季大都有不同花期的花开放。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清香扑鼻,沁人心脾。整个顶棚、院落,堪称鸟语花香。

  鸟儿繁殖多了,花儿开放时,曹丰全会送一些给爱好鸟、花草的朋友,让大家一起分享他的劳动成果。

  养鸟、遛鸟、赏花使得他退休的日子过得悠闲、惬意、安逸。

  年老的人喜欢怀旧。曹连长十分思念曾经与之朝夕相处的战友。2017年在曹连长的倡导下,成立了“铁6815战友群”,一年后群里联系到了该连战友100多人。2018年,众多战友强烈要求,趁大家身体尚健,出行尤可之年,在适当的时候召开一次十五连战友联谊会,共聚战友之情。经连里领导多方联系商议,以曹丰全、贺学君、胥开勋、丁永禄、黎进组成的筹备小组,于2018年12月2日至3日在四川成都召开了第一次筹备小组会议。确定了十五连战友联谊会组织机构、会议地址以及联谊会“自愿、自费、自担风险”的原则。并确定了组委会成员,和各省、市、自治区联络人员名单。责成家居重庆的黎进战友做好会议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组委会于2018年12月7日在“铁6815战友群”,发布了关于召开“铁道兵68团15连战友联谊会”的公告和组委会成员及各省、市、自治区联络人员名单。组委会经过半年的精心策划组织,十五连战友联谊会于2019年4月15日至17日,在重庆市北碚区泉霖酒店隆重召开。盛况空前。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133位战友及军嫂、亲属参加会议。其中,战友94人,军嫂及亲属39人。联谊会上,大家欢聚一堂,实现了众多战友期盼已久的梦想。会议期间,不但召开了战友联谊大会,还特邀了重庆市北碚区,健康快乐舞蹈队和众多战友及军嫂一起,演出了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文艺节目。让战友们在叙旧言欢的同时,度过了一个欢乐美好的夜晚。并且组织战友们观赏了山城风景,品尝了重庆独特的美食。乘坐游船两江游,观赏了别具一格的山城夜景。还参观了渣滓洞、白公馆、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红崖洞、瓷器口等景点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会议始终充满了热烈欢快的气氛,不失战友所望,达到了怀抱友情而来,满怀友谊而归的效果。

  会议期间,曹连长激情满怀,写了一首热情洋溢的诗《致战友》,诗中写道:“从戎鏖战会太行,战友英烈永难忘。挥泪惜别数十载,今朝重聚叙衷肠。通宵交谈恨夜短,白昼相随肩靠膀。巴山夜雨山城别,问君何年再相逢?表达了他对战友们依依惜别的深情。

  联谊会结束后,战友们及军嫂各自返程。曹连长硬是待所有的战友们安全离开重庆后,才最后一个离开山城。

  短短的三天聚会期间,曹连长忙里忙外,操碎了心,心怕有什么纰漏,怠慢了战友们,尤其是担心战友们的安全。三天里,他眼睛熬得通红,嗓子也哑了,体重骤然降了好几斤。

  2019年“八一”建军节后,一本由组委会精心设计,曹连长具体指导,反复校对的铁道兵14师68团15连的纪念画册《永恒的军魂》出版了。这本纪念画册承载了战友们的无悔青春、深厚情怀。而后经曹连长之手,逐一邮寄到各位战友的手中。

  我想:十五连这个战斗集体之所以在部队时能有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战友们退伍后有坚实的向心力,亲和力,是与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一个好的连长分不开的。

  缘于此,我写下了《致敬,我的连长!》。

1632042128(1)

  作者简介:李良华, 1955年出生,1977年入伍,1980年退伍,退伍教师,湖南武冈市双牌镇人。 作品散见于:《铁道兵》报,《邵阳日报》,铁道兵文化网,今日头条,新华网,《都梁风》,《武冈文艺》 等。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