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散文】同志,你在何方

在岁月的长河中回溯,往昔的战争年代,一声“同志”,宛如暗夜中的星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成为心灵深处最温暖的慰藉和特别的爱。那是一种超越血缘的羁绊,是基于共同信仰而凝聚的强大力量。在枪林弹雨之中,一句“同志”,便是生死与共的承诺,是可以将后背交付的绝对信任。
 
在我们曾经经历的那个时代,党内互称“同志”,宛如一股清澈的溪流,流淌在每一个革命者心间。大家皆以人民的服务员自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各界也纷纷以“同志”相称。那时,人与人之间互帮互爱,质朴的情感纯粹而真挚,每一张真诚的笑脸如同一幅温馨的动画。
 
曾几何时,我们眼巴巴、欲罢不能地随着一袭夷风的漫卷,进入了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势分三六九等,或龙、或鱼、或鳖。我们亲爱的“同志”在鄙夷的冷嘲热讽中被挤出了社会关系的舞台。
“同志”还能回到今天吗?我惴惴不安,虽然她是我梦中含泪的等待——尽管她已成了一种传说。

现在的称呼是一种学问工具,五花八门且肉麻的称呼远远超越了它的承载意义。你敢对“某某长”“某某总”称“同志”吗?他与你会“同”什么“志”呢?一声“同志”出口,估计,你就会被踢出“群”。没听到吗?包箱里女秘书喊自己的董事长叫“俺哥”,门口的保安队长见董事长出来喊几爷,都是很得体的。称呼具有时代特色,见了是个女的,只要她握有一根火柴棒的权力,哪怕她长得像头猪,你也只能称呼为“美女”或“靓妹”,若你喊声“同志”,在她眼里,你一定是木乃伊中爬出来的古骸,弄得你形神埋汰。

这种境遇,“同志”的归来能有立足之地吗?能找到时代的契合点吗?
 
但我还是乐观一点地相信,即便环境变迁,“同志”所蕴含的精神内核也不会消逝。它如同一颗坚韧的种子,深埋在人们心底,等待着合适的时机破土而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于真诚、信任和共同理想的追求,始终不会改变。只要我们心中仍有那份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对正义和公平的执着,“同志”的精神就会永远闪耀光芒。
 
在这看似冷漠的世界里,或许还有无数温暖的角落,正演绎着同志间的互助与关爱。更为重要的是,那些在炮火硝烟中的“同志”虽然走了那么多年,可他们并没远去,而是住在了我们的心里;在我们曾经的那个年代,相互称为“同志”的人还活着,这些人才真正知道“同志”的承重和对社会文明拯救的责任及意义。我们与后代或许有代沟,但因为共同的信念走到一起,让我们以“同志”的名义,共同面对生活及某种势力的挑战,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行。
“同志”,兴许真的能响起来。
同志,回来吧!




编辑: 周健(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