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我的名字 铁道兵



  我的名字“铁道兵”

  铁五师/王新明

 

  “我”诞生在战争年代,“消失”在百万裁军的1983年,生命短暂,只有35岁,历程却无比的光辉。


 

  最难忘那“寿终正寢”的那一天。1984年1月1日,早上9点,浴血奋战了35年的40万铁道兵官兵,向军旗敬了最后一个军礼,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摘帽徽领章”,顿时,将军流泪,士兵哽咽,十分难舍,“我”就默默无闻的离开了军队序列。从诞生到现在,“我”整整75岁,七十五年在人类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对于我们老铁道兵来说,军旅生涯岁月的战斗历程却一幕幕在脑海里显现:前35年的青春岁月,从战火硝烟中诞生的铁道兵,不管战斗多么激烈,任凭敌人狂轰滥炸,誓死保卫钢铁运输线炸不断,随时抢通修复,确保钢铁运输线畅通无阻,将各种物资运到战场,战功显赫,多么难忘的岁月,多么自豪的名字:“铁道兵”。
 


 

  1953年12月25日,领袖给“我”写了名字“铁道兵”,从此,报刊题头,兵旗中间,施工现场,南北各地,乃至于现在的起航塔标,战友们聚会,等等,这个名字就红遍大江南北,这支队伍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就世代传承。元帅的题词,把“我”的名字诠释得最准确:“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面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节风,铁道兵面前无困难”。

 

  战争年代,铁道兵抢修铁路3600公里,抢建铁路690公里,和平年代修建铁路12590公里。鹰夏、成昆、贵昆、襄渝、南疆、青藏、东北林区、北京地铁等都是铁道兵40万官兵用热血修建而成。“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在35年战斗历程中,铁道兵有8314名铁道兵干部战士就长眠在铁路路基、隧道、桥梁旁边,在乱葬山岗看着列车在自己修建的铁路上飞奔,75年了,忘我、无私、奉献牺牲的战友们精神永红。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我为他们的父母泪崩,失去儿女,整天以泪洗面,思念一辈子。 我最喜欢在部队时,每天唱的那首歌,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背起行装,扛起枪,雄壮的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到哪里去,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我们铁道兵坐闷罐车,吃压缩饼干,大年三十晚上,饿着肚子,没有吃上年夜饭,卸军列,卸物资,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新疆吐鲁番;我们铁道兵坐火车,坐汽车到了青藏高原,缺氧呼吸困难,吃压缩菜,年夜饭就这样品尝;在东北林场,在北京地铁,在祖国各地施工的铁道兵将士,打隧道,修桥梁,日夜奋战,流血流汗…… “我”的名字姓“铁”,注定了“我”的钢铁意志,注定了“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无私奉献的精神。注定了“我”甘当铺路石,粉碎自己,服务铁路自我牺牲精神。

  35年风雨兼程,汽车兵、机械兵、运送的土方量可填平大海河谷;风枪手,隧道施工兵打通的隧道里程可达莫斯科;钢筋兵,混凝土兵,模板兵立起的桥墩接起来可到达玉皇大帝的南天门;铺架兵铺架的钢轨平行线无限延伸……铁道兵40万官兵的付出的汗水比洞庭湖水还多。人民解放军史册里记录着铁道兵的光辉,留下“我”的大名,英雄“铁道兵”! “我”35岁后,长征接力有来人,战无不胜的“铁建人”,国际国内,大名鼎鼎,奔驰的列车在前进,高速铁路网在延伸……。




  我的名字一一铁道兵,英名永存,与日月同辉!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