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8日,援越抗美老兵张金春家庭博物馆接受了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学生网上采访,一位男同学主持说,为了传承红色精神,争做时代新人,我班同学组成了采访小队对老党员进行了采访。我们荣幸地邀请了我班余婧雯同学的外公——曾参加援越抗美战争的模范共产党员张金春老先生,让我们一起跟随余婧雯同学聆听张爷爷讲他的故事。
余婧雯说:我外公曾随部队参加援越抗美战争,在战场上多次立功受奖。离开战场后,他编写了战争纪实书《铁军雄风》,被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收藏。又四处奔波收集了7000余件当年战争实物,创办了一个“援越抗美战争博物馆”,建馆12年来,累计免费接待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3万多人前来参观。曾多次被评为省市模范党员、先进工作者,退休后荣获“荆州市最美退役军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然后正式采访,外孙在北京问,外公在荆州答,应该说是一名大学生在北京问,一位老党员在荆州答。
余婧雯:您好!我是中国农业大学生物211班的余婧雯,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了解到您在1965年至1970年曾随部队参加援越抗美战争,您是在战场上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是吗?能不能说说当时的情况呢?
张金春:可以,我是1964年底参军的,到部队新训了三个月,1965年3月分到老部队,我是班上的卫生战士,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营部办了一期卫生战士野战救护培训班,主要学习野战救护四大技术,就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同时学习了解一些热带疾病的防治,因为越南属于热带地区有疟疾、痢疾、钩端螺旋体等疾病流行。我们当时有70多个同志参加培训,培训了一个星期就进行考试,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理论考试就是各种疾病怎么预防、治疗,为什么要这样抢救等等;操作考试就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我们70多人里面有5人考了双百分,就是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都是一百分。正好这个时候,我们营部有一老卫生员提干部了,成为助理军医了,需要补充一名卫生员,这就需要从我们5人中留下一个人下来当生生员。我很有幸,被留下来在营部当卫生员。留下来以后,实际上我的技术很差,我在一些老军医、老卫生员的帮助下,加之自己勤奋学习,技术提高了。大概三个月以后部队开赴前线,我就可以独立地完成任务了。领导对我特别信任,因为我的包扎技术特别快、准、好。我们营的所有连队,哪个连队战斗最激烈,哪个连队抢救任务最重,领导就把我派到那个连队去,有挖定时炸弹任务,有抢修桥梁任务,我基本上都是在现场度过的。由于我积极努力,表现突出,在1967年,我在火线上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了。那时遇到危险的地方,艰巨的工作,往往都是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冲锋在前。
我在这里介绍几个同志吧,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何继成战友。1967年4月30日,我们抢修好多福大桥以后,7连7班战士把抢修的工具装上车,运往一个隐蔽地方,为下一次抢修做好准备。在把把抢修工具运往隐蔽处的途中,经过一个车站,叫中野车站,刚好到这个站的时候,遇到了敌机突然袭击轰炸,有几位战友当场壮烈牺牲,有几个战友受伤了,副班长何继成一条腿被炸断了,腹部炸穿肠子流出来了,身上还有多处受伤,我们营卫生人员赶到以后,就用最快的速度给他进行止血和包扎,把他放在担架上面,用担架抬着他在运输途中,他看到铁道上面还有一个伤员,躺在铁道上面,是他们班的一个新战士。因为战场抢救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先为危急重伤员抢救,因为他是危急重伤员,另一个伤员伤势比他轻多了,当他看到以后,他叫我们把担架放下来,他说:我是共产党,是副班长,应该把担架让给新战友,他就坚决要求下来。我们就说,在担架少、伤员多的情况下,谁的伤势最重,谁就躺在担架上,就是这个原则。他说:“不管怎么样,不管你们怎么讲,我是共产党员,不能躺在担架上面,让新战士躺在铁路上。”在这个争执的过程中,我们就把担架放在地面上,因在争执过程中,人也很沉的,就把他放下来了,他自己就从担架上滚下来了,他下来以后怎么也不肯上担了,非要把担架让给新战士。这表明我们共产党人,在生与死的时刻,总是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余婧雯:谢谢您的回答!我们了解到,您创办了荆州市援越抗美战争博物馆,并且免费接待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前来参观的达3万多人,请问是什么契机让您创办这样一个纯公益性质的家庭博物馆呢?
张金春:我们这一代军人,忠于党,忠于祖国,克服困难,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这种精神,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我觉得应该把它传承下来,我自己有五年的参战经历,在部队生活了20年,对军队,对援越抗美战争有着深刻的体会,说老实话,我既是援越抗美的参加者,也是受益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平时工作中,一想到那些人,为革命英勇牺牲,我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我觉得应该把他们的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英雄事迹,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不少的人以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让广大的青少年了解他们,从中受益。

余婧雯:那能不能给我们介绍几件藏品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呢?
张金春:下面,我想讲的是一个很有实战意义的一个实物,也是一个世界级的孤品,全世界只有一个被我收进来了。讲这个实物之前,我先讲讲这个东西,(六四式野战军医包)这是最基础的野战急救包,包上糸有标志性的止血带,用于战伤失血时止血的,它的特点是轻便、防潮,但是不能抗震抗压,这个药包里装的物品多半是玻璃器皿,(当年注射器与注射药品都是玻璃做的)这样的物品,受震、受压就坏了。为什么呢?比如说敌机轰炸,有伤员了,我们抢救伤员的时候,敌机又来轰炸了,我们的人员必须卧倒,卧倒以后呢,要是这个炸弹丢到你的身边了,那当然就没有下文了。为什么呢,炸弹丢在你身边你就牺牲了。要是丢到离你有100多米的地方,你卧倒了,炸弹爆炸的时候,它的冲击波的震动,可以把你的人抬高二三十公分,再摔下来,摔到这药包上面,这药包里面的玻璃器皿就压坏了,你就不能有效地抢救伤员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当时战地救护队队长魏国平,就发明了这种抗震抗压急救药箱,(这个金属急救药箱是魏国平设计,支队修理营技工制作。)这里面所容纳的药品器械很丰富,这是放血压计的,这是放酒精、碘酒、红汞的,这是放药品的,这是放注射药品的地方,这是放输液药品的地方……,这是当年放药品器械的清单,就是当时这个急救药箱里面装了哪些药品器械。这个是什么材料做得呢?是我们用击落的美机机翼上面的合金铝做的,很结实的,怎么打,怎么压,都打压不坏了的。我们这个部队有565多公里的防区,哪里需要,我们野战救护队的队长就带着这药箱去哪里抢救。这是一个功勋急救药箱。
我这里有一枚毛主席像章,这是枚毛主席像章,中间是毛主席像章,周围是五角星,还有一张纸条,是捐赠战友介绍那个五角星,是那个部队,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武器击落什么型号的敌机,用他的残骸制做的。就是说我这里的东西,无论是大的物件还是小的物件,都有一个故事在里面。
这是一个菠萝弹,外形像菠萝,我们叫它菠萝弹,美军叫它分裂式炸弹,里面有很多钢珠。
这就是子母弹,这个子母弹壳上的一块牌子上面写的是美国哪个城市、哪个工厂生产的这种炸弹。一个母弹里面装有300多个子母弹,每个子母弹爆炸可以炸出300多个钢珠与其他弹片,一架飞机大概携带2至4枚母弹,每一次投下来可以作用于十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威力是很大的,在这个范围内,如果不进防空掩体,不是被炸伤,就是被炸死。
这个炸弹的弹盖,要是我不讲这里面的故事呢,谁都不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讲这个东西,(指着图片上的炸弹)就是这种炸弹这个地方的弹盖。
这种炸弹叫什么呢?我军叫它“磁性感应炸弹”,美军叫它“智能炸弹”,要是听它这个名字,磁性感应炸弹这个名字的话,好像它见到铁就应该爆炸,但是这种炸弹见到铁,它不爆炸,为什么呢,我们是铁道兵,铁路上到处都是铁,它见到什么东西爆炸呢?见到移动的铁,当到火车开过来了,汽车开过来,人拿着武器或者拿着抢修工具,只要带有钢铁靠近它就爆炸。
越军破译这种炸弹是工兵破译的,牺牲了200多个工兵才把它破译出来,我军是铁道兵破译的,牺牲了六位同志,第七位同志把这个炸弹破译以后,怀念他们连队牺牲的六位同志,为了纪念他转业时把这个弹盖拿回家了,他还买了一个保险柜装着,这位同志比我大五六岁,我今年75岁了,他今年有80多岁了,七年前,也就是2014年吧,有人跟他说,你还不赶快把它送到张金春办的援越抗美战争博物馆,让大家来看一看,大家都受教育,受启发,但是遗憾的是,他中风了,来不了,他委托他的战友把它送到我这里来了。我这里每一个东西都有一个小故事在里面。
(张金春拿起一个杯)你们能不能看到上面的字啊,上面是越文,但是上面这个1000,大家都认识。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越南政府用击落第1000架美机残骸做的这个东西。因为是越南做的,越南叫做“越中友谊团结杯”,当时越南政府做了两个送给首长,这是我在首长家里采访的时候,首长说,“张金春,你把它拿回去。”我当时说这种东西很珍贵,你给你儿孙留着。首长是1928年参军的,大我三十多岁,他说“你比我小三十多岁,我要是死了,他们就会当破铜烂铁给扔了,你拿去,还可以宣传30多年。”这样,我就把它拿回来了。
余婧雯:谢谢您的分享!我们了解到您被邀请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能不能分享一下当时的感受呢?
张金春:可以!我应邀参加了7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被安排在天安门东侧观礼台的第一排,近距离地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心情无比激动,十分感谢组织上给我这么高的政治待遇,我是作为英模代表参加的。实际上,英雄是那些在战场上壮烈牺牲了的战友,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我只是他们的一个代表,我是代表他们去的。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情回望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和政治品格,坚定表明前进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争取更大光荣的决心和信心。我作为一名有54年党龄的老党员,有20年军龄的退役军人,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是崇尚正义、不畏强暴的人民,中华民族是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民族。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同时,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听到这段讲话以后,我心情特别激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任何困难都能克服,对取得更大的胜利充满信心,我能有今天,都是党的培养教育的结果,我决心生命不息,为党为人民工作不止。这就是我参加七一活动的感想。
余婧雯:谢谢您的分享,然后,您作为一名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请问您对党有什么样的认识呢?
张金春:我是1946年初出生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我儿时在旧社会待过几年,我是在新社会长大的,刚解放时,我国还是半封建半殖民的国家,非常落后,人们都很贫穷,种粮食的农民吃不饱肚子,城里人也经常是饥一餐饱一餐。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通过短短的几十年,把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落后的旧中国改变成了今天丰衣足食、美丽富饶的新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这就说明我们党的英明、正确、伟大!
余婧雯:再次感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最后,我想请您说一下对我们现代青年的期许。
张金春:这么说吧!首先呢,你们能够在这么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下学习,应该想到这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打出来的江山,你们父辈辛苦劳动为你们创造的良好条件。因此,你们首先应该忠诚党,要有高度的爱国和民族情怀,一个是要热爱党,对党忠诚,同时要有一个爱国的民族情怀,你们今天能够勤奋学习,就是为了祖国的富强安宁储备知识。我想说老实话,爷爷们在援越抗美战争时期用的是30年代的武器,跟用60代武器的美军作战,可以这样说,我们用的是落后的武器,但是我们为什么能打胜仗呢?主要是我们有党的英明指挥,再一个是我们广大军人不怕牺牲的爱国情怀,因此,希望你们为祖国的富强安宁储备知识,用这样一种高度来要求自己,要有高度的责任感,高度的民族自尊心,我们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就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我想,今后我国的科学技术,我国的未来,把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了。谢谢你的采访!
余婧雯:好的,您说的话,我们都记住了,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这次采访就到这里!
图片选自网络
(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