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入党纪念日
今年3月12日是我加入中国共产党55周年的日子,她是我心中的红色纪念日。55年来,我在党组织的亲切关怀下不断地成长进步。在党的身边我认真学习过党史,学习过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方法。学习党的理论,让我头脑清醒,视野宽阔,并逐步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尽管我身上有很多缺点,但我遵守党的纪律,信守党纪党规,知道党为我们划定的“底线”和“红线”。 在党内老同志们的指导帮助下,我懂得了党内为什么相互间要称“同志”?懂得了什么叫“志同道合”的战友?我和我的战友们曾一起在党旗下宣誓,在党旗下聚集,在党旗下为党工作,在党旗下听从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的号令出国作战,参加援越抗美战争。我热爱那面时刻飘扬在我心中的鲜红党旗,我深知自己是穷人的孩子,是基层劳动群众的一员,是镰刀斧头中的小分子!
我是1966年9月中旬在援越抗美前线,向连党支部书记、指导员张广玉递交的入党申请书。那时我们团在中国后勤部队工程指挥部的领导下,配属5支队已修通了越北第7号战略公路。团部下达命令,命令各连组织先遣队向越西北的莱州转场,准备迎接修筑第12号战略公路、架设莱州悬索桥的工程任务。我们2排8班有幸被柴绍连长挑选为先遣班,准备随柴连长乘车转场。我知道拟修建的越西北12号战略公路与当年闻名世界的“胡志明小道”相连,美军机骚扰轰炸频繁,战地环境极为险恶。我在这个时间点上递交入党申请书,证明我已下定决心从容奔赴新的战场,誓与战友们一起再闯“生与死、血与火、苦与乐”的三大关口,接受党的考验。递上申请书的次日,柴连长带上我们一行人踏上了征途。
我的入党考察期是极为严肃、极为细腻的。我的入党介绍人许海副排长、彭锁成副班长时刻在检查、监督着我的一举一动,我当然也要自觉地、心甘情愿地接受党组织、党内老同志们的考查、考验。在莱州先遣期间,我们曾与柴连长不顾危险地乘独木舟沿汹涌奔腾的黑江南下,寻找那合适的连队营建地址; 深夜我曾在山上守卫过我们先遣队伙房,遭遇过灰狼并与灰狼对峙; 我们班为营建备料,曾在一处小悬崖上砍伐一棵大树,由于树冠被密密麻麻的藤蔓缠绕,彭班长一边砍掉树冠藤蔓,一边命我与张英战友抱紧砍断的大树,使勁往下拖拽,结果大树被拽下悬崖,我与张英也一起随大树滚落崖下,幸好我俩落在树冠上,差一点就光荣了!我与王文敏班长曾一起放过开山炮,为节省导火索,我们将十几个炮的导火索掐的很短,每人要点七、八个炮,来到炮口前,俩人一递眼色,一声“点!”的口令,十几个炮的导火索在跑动中点燃,然后俩人飞速跑向预先选好的大树后躲避,开山炮震耳欲聋地接连响起,脚下的山体在抖动,人的心跳在加速,自己能清清楚楚地听到心脏“砰!砰!砰!”地撞击着胸膛的声音。申请入党的动力让我增加了咬牙扛起重物的力量,我与张英两个小瘦个子俱然能一声号令拼命地扛起一棵三、四十公分粗细的大树干,并把树干运下山来。在那期间,我也更多地理解了自己身边以命相托的战友们,他们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有战友们的呵护,我自然也真心实意地努力完成连里、班排领导们交给我的各项任务。
经过半年多的考查考验1967年3月12日星期日,连里召集党员大会表决通过了我的入党申请,使我实现梦想终于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我入党55年了,这55年中最令人难忘的日子当然还是在那援越抗美前线的日日夜夜。2006年底我退休后,回忆、记录、书写我们团三年半的战地见闻故亊成为了我晚年自愿承担的重要任务。十多年来,我记录、写出了我们团在援越抗美前线先后隶属两个师三个支队,修建了7号、12号战略公路,修建莱州悬索桥,修建同班铁路的历程。我记录、歌颂了我们团在援越抗美战场上牺牲的16名烈士。我用心、用情、用大爱去写我战友们的战地生活,写他们的豪情壮志,写他们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写他们欢声笑语,写他们失去战友的痛苦和泪水。我不愿空喊口号,不愿空讲大道理,我用真人真事说话,用血与火说话,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去思考。这些年,我在新浪博克、铁道兵文化网、铁道兵网等大小网站上发表了70余篇文章。我的战友初中时的学长孙巍大哥曾帮我把这些文章编辑复印装订成书,在部分战友们中分发。2019年9月我在老伴、女儿的支持下,再次将这些战地故亊修改完善、调整时序并以《战地见闻录》的书名印刷成书,分送战友。我的战友李齐崇、石桐福、孙巍、程炳光、王瑞祥、郝义祥、付志昌夫妇在我印书时都慷慨解囊相助,帮我圆梦。战友们浓浓的深情厚谊让我牢记心中,永誌不忘。这两年,我经过不断地搜集资料、寻访战友已把我团1966年5月31日下午和1967年3月27日上午经历的两场对空战斗过程逐步地写的更直观、更详实。能让读者在更宏大,更通透地角度看到援越抗美战场的全景。在写这两场战斗中我追加了高炮167支队(即高炮63师607团)与陆军13军39师高炮营参战的内容,使那两场战斗的场面更加立体、更加完整起来。我在战友们的支持帮助下还参予了6支队战友《铁血雄师》一书的写作,该书收录了我写的《抢建莱州悬索桥》等八篇文章。值得庆贺的是我写的《战地见闻录》已存入国家军亊博物舘、铁道兵纪念館、荊州援越抗美战争博物舘、天津图书舘、国防大学图书舘等场舘。我还收集整理编纂了我们铁道兵58团《大事年表》,让我们团的光辉历史在一定的社会区域中传播开来,作到有名,有痕。
我特别高兴地是在网上、微信上结识了关丽荣、王抗林、郑建平等战友,她们对我这只有初中文化的参战老兵所写出的文章提携包容、指点推送,令人十分感动。
老头愈写愈收不住了,写到这吧。仅以此文作为我入党55周年的纪念。愿我们一起跟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增强党性,为党工作,再创辉煌。
图片说明:
1、第一张图片来自网络
2、其余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