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 司马懿说,看人之短,天下无一可用之人;看人之长,世上一切尽是我师。
善于学习,向身边人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成长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明代解缙一付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上联把那些学习根基不深厚的人比喻为墙上芦苇,只会随风摇摆,胸无主见,人云亦云。
下联把那些牛逼哄哄、夸夸其谈,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比喻为山间竹笋,空有其表、内里空虚,华而不实。
这付对联至今仍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它象一面镜子,时刻警示我们决不做令人不屑的“墙上芦苇“和“山间竹笋”。
人生就是一本书,封面是父母给的,内容是自己写的,厚度可能不完全由本人决定,但精彩程度却是自己创造的。每个人都在用心谱写着自己的那本书。
心有所想,干则竟成。
路虽遥远,行则必达。
弯得下腰,才能抬得起头。在人生路上,不是所有的门都很宽阔,有的门需要你弯腰侧身才进得去。
所以,必要时要能够弯下自己的腰,才可能在人生路上畅通无阻。
抬头需要底气,弯腰需要勇气。每个人的生存空间都是有限的,一味高昂着头,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
越有本事的人,越善于学习“借运”。当你困于低谷,靠己找不到出路时,就要去“借运”,给人生增加一个新的变数。借势行舟,修炼自身,由内而外,才能达到磁场的正常流转,实现梦想的既定目标。
所谓“借运”:就是向书本学习,沉心静气去阅读,在文字的遨游中寻找改变命运的方法,从前人的经验里汲取失败的教训。就是以谦卑的态度,向“一切尽是我师”的人学习,寻求精神强大、知识富有的贵人来帮助自己。由于观念的不同,格局的不同,他会让你换一个角度,换一个层次,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势,重新审视发现自己,找到问题症结所在,进而实现借势转运。
学习奋斗的真谛不在于超越他人,而在于突破昨日的自己。就像竹子用四年扎根三厘米,却在第五年冲天而起,真正的成长从不需要聚光灯。
当你不再比较奔跑的速度,而是专注脚下的赛道,坚持不懈,从不停止前行的脚步时,最终你会明白:每个默默拔节的夜晚,都在酝酿破土而出的黎明。
真正的强者,都在不动声色地砥砺前行,在别人看不见的角落里默默努力…
(花卉图片取自网络向原作者致敬!)
2025年9月18日写于襄阳在水一方
美篇地址:点击查看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