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京城铁军展雄风


  
 

京城铁军展雄风
 

  连载十三

  建设北京万泉河住宅小区

  引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1981年,中国第一条地下铁道的设计者(原铁道兵勘察设计队)和建设者(原铁道兵第12师57团、59团),在完成北京地铁一期、二期工程后,承接了“万泉河住宅小区”的设计、施工任务。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项大工程,对刚从地下设计、施工转为地上设计、施工的京城铁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能否完成任务?请继续往下看

  北京万泉河住宅小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东侧,颐和园路和苏州街的西侧。小区占地17.9公顷,由北、中、南三个区组成,大小共68个栋号,总建筑面积26.6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楼33栋(高层17栋、多层16栋),建筑面积23.018万平方米,其余为配套设施,工程总造价6589.05万元(当时币值)。

  万泉河住宅小区的建设,还包括室外上水、下水、暖气、电力、电信管线及道路、绿化等工程。该小区建筑的结构形式多样,高层住宅楼为内浇外挂结构,设有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多层住宅楼为砖混结构、桩基础;配套工程除百货商店为框架结构;此外,均为砖混结构。该小区为一般装修,水、暖、电、卫、消防等设施齐全,高层住宅楼设有电梯。

  该小区由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挥部科研设计院设计(原铁道兵勘察设计队 ),由基建工程兵第6支队(原铁12师)52团(原铁57团)、54团(原铁59团)及其改编后的北京城建一、二公司共同承建。基建工程兵第7支队(原铁15师)64团(原铁74团)及其改编后的北京城建安装公司承担设备安装。万泉河住宅小区于1981年8月13日开工,1988年2月全部竣工。

  该小区占地原为稻田或芦苇坑,地质松软,地下水位高。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上建设高层建筑,如何保证工程质量,对常年以地下施工为主的部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挥部科研设计院承担了小区的规划和设计工作,这也是科研设计院承担的第一个民用建筑设计任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科研设计院组织得比较严密,将每个建筑项目都排出设计进度表,一环扣一环。各专业密切配合,认真对图,并严格细致审图。在科研设计院三室全体设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五室各专业的大力配合下,从1981年12月25日开始,到1982年12月30日止,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万泉河住宅小区的全部施工图设计。

  北区由基建工程兵第52团及其改编后的北京城建一公司承建。共有21个栋号,建筑面积80797平方米,其中住宅楼10栋(高层6栋,多层4栋),学校、锅炉房、饭馆、服务店等配套工程11栋。于1981年8月13日开工,1986年12月5日全部竣工。总造价2405万元(当时币值)。

  中区由基建工程兵第54团及其改编后的北京城建二公司承建。共有31个栋号,建筑面积133432平方米。其中住宅楼16栋(高层8栋,多层8栋),菜店、粮店、邮局、综合修理店、废品回收站、小吃店、泵房、配电室、锅炉房、房管所、幼儿园等配套工程15栋,工程于1981年10月开工,1988年2月全部竣工。总造价3045.45万元(当时币值)。

  南区由基建工程兵第52团及其改编后的北京城建一公司承建。共有16个栋号,建筑面积61934平方米。其中有住宅楼7栋(高层3栋,多层4栋),学校、锅炉房、百货商店、粮菜店、奶站、小吃店等配套工程9栋。工程于1981年11月16日开工,1987年8月30日竣工,总造价1138.6万元(当时币值)。

  为了保工期、保质量,承担土建施工的基建工程兵6支队,集中了52、54团两个团的房建主力部队3000余人投入施工。针对工程特点,在施工中采取了4条主要措施:

  第一,在土方开挖前,采取深井泵抽水和明排相结合的办法,将水降到设计基底标高以下1米后再进行土方作业,以解决地下水位高的问题。

  第二,桩基必做承载试验,回填土的密实度必须达到规范要求,以解决地基松软、防止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

  第三,认真处理好结构墙体之间的连接,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满足抗震要求。

  第四,底板采用先贴法做防水层,地下室及半地下室外墙采用后贴法做三毡四油玻璃布防水层,同时认真做好屋面、厕所、高层住宅外墙板间的防水,防止漏水。此外,还重点注意钢筋的焊接质量,钢筋接头采用了锥螺纹等新技术。

  承担机电安装的基建工程兵第64团(部队改编后为北京城建安装公司)积极配合土建单位,按照土建施工的流水部位紧紧跟进,保质按期地完成了水、暖、电及部分设备的安装任务。

  万泉河住宅小区的建成,可容纳3800住户,能满足15万人的居住与生活,缓解了北京住房难的问题。住宅小区建成后,改变了万泉河周边的环境,万泉河水从整治的河道潺潺流过,小区绿化美化的风景秀丽、小区内健身、服务设施齐全,居民购物、上学、托儿方便,现已成为海淀万泉河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工程竣工后,经验收,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其中2号、8号住宅楼被评为北京城建总公司优质工程。万泉河住宅小区,是跨部队时期和改编为企业后完成的一个较大的住宅区。这个住宅区顺利建成后,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改善了北京市居民的住房条件,绿化美化了周边环境,为首都群众提供了一个悠闲、宜居、便利的居住环境。改编后的企业,也因此社会声誉得到提升,为企业赢得了后续的设计和施工任务。
       下图为万泉河住宅小区一角

  (本文根据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挥部历史资料整理)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