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永久的纪念
前言:2018年11月29日下午4点半,我正在政府准备开会,一个来自河南洛阳的电话打进来,因是外省的当即挂了,过一会儿一个短信发过来,原来是故人来河南的孙拴伟叔叔来广西巴马做候鸟人,1981年至今这世间最美好莫过于久别重逢了。
(以下是2016年5月写的正文)
这两天阴雨霏霏那是我在哭泣,两年前的今夜,您在我的怀里带着无限的遗憾和牵挂走了;悲莫悲兮生离死别,往事一幕幕,纵观您一生,现穿过时光的隧道,在我刻苦铭心的记忆深处,收藏了您历经沧桑几多过往:
1979年,您带着我们母女三人背井离乡从广西老家来到遥远的青藏高原,那时年少的我不懂远别故乡的心痛,一草一木总关情,多年来您怕我忘记乡音,一直都用家乡话交流,言传身教做人做事,酒醉后讲当兵时的战友和故事……1964年您18岁离开家当兵来到铁道兵第七师89207部队,二十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风餐露宿,沐雨栉风,从崇山峻岭的大西南辗转到大漠戈壁的大西北、从大巴山的蜀道难到昆仑山的戈壁滩,用青春和汗水谱写精彩人生;1983年部队整编后放弃了留在山西太原的中铁十七局,1984年转业回到广西金城江,但老铁道兵的精神植进骨髓里,转业改行做学校行政工作仍定阅《中国铁道建筑报》,守着一份曾经奋斗的情怀。
大漠戈壁的大西北
昆仑山的戈壁滩
这么多年来背负整个家族重担,作为家族的脊梁您苛刻对自己,用微薄的工资养育一大家子,您一生的高度、深度、广度以及为人处事宽容和隐忍,我今生都望尘莫及,唯有深藏心里作为永久的纪念……
当送您魂归故里落叶归根时,世事纷繁,时光终是无言,当一切尘埃落定归于平静,人生就是这样:起点又是终点;站在您墓前,望着连绵起伏的群山,青山依旧在、人生几度夕阳红啊!深深体会到: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现蓦然回首叹流年似水光阴如风,故乡的童年岁月几凝在梦中,此生今世难忘您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
您此生最遗憾的是没有为90多岁的奶奶送终,奶奶又何尝不知道她今生最引以骄傲和依靠的长子对她意味着什么,多年来每到逢年过节她都在村口坐着,望眼欲穿地等候您回来;而今没有了这份等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住着您亲手一砖一瓦为她修建的老主屋,孤零零地守候着您的灵魂归来,当年人丁兴旺的老主屋如今为了生计大家各奔西东,只剩下她一人坚守着,那份凄凉、孤独、无奈是多少人又能承受的?风烛残年的她经历了多少生离死别呀!每次回去我心里陪着她一起流泪,为她为您更为我自己;收行李时她都问下个节日是否回来,当背起行囊离开她总在门口含泪目送,每次我拖着沉重的脚步不敢回头,怕回头就走不了了……
长夜当哭,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不堪回首两年前的五月,至今还没有完全走出来,今夜无眠鼓起勇气静下来荡涤心灵的蒙尘,追忆撰写此文,以示对您永久的纪念;而我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不忘故乡情,善待自己善待亲人……
如今: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去,人生只剩下归途,直到我不能来看您的时候……
后记:我父亲覃福建生于1946年,1964年参军,生前是原铁7师32团3营营长,1984年转业回广西河池财经学校,1987年担任副校长到2006年退休,于2014年5月病世享年68岁,这是2016年纪念父亲逝世两周年写的纪念文章;我奶奶2018年1月96岁高龄驾鹤西去,我们替我父亲为奶奶养老送终。
2021年9月19日
年轻帅气的铁道兵爸爸
1980年在长沙铁道兵学院学习在湘江大桥留念
1980年在长沙铁道兵学院学习在韶山留念
2010国庆节贵州战友来广西河池聚会,居中者为我父亲覃福建。
2012年清明作者陪父亲回故乡在红水河畔合影
2018年12月河池孙拴伟叔叔和郭阿姨来广西巴马过冬,专程来
河池市金城江看望我们全家合影留念,久别重逢喜笑颜开。
前排左一为我父亲战友(老铁道兵71年复员)、右二为我母亲
后排左一为作者、中间为作者妹妹、右为其女儿
美篇编辑:张开喜
美篇链接、请点击查看
图片说明:
1、第一至三张图片来自网络
2、其余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