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林培森||铁血铸就山河路·岁月不改战友情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今日,我们怀揣着满心的期待与激动,跨越千山万水,再次相聚在这温馨的时刻。回首往昔,那一段段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的岁月,仿佛就在昨天,清晰而又深刻地铭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曾经,我们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投身到祖国的建设大潮中。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我们用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铺就了一条条钢铁长龙;我们挥洒着辛勤的汗水,贯通了祖国的万里山河。南疆铁路,那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的钢铁巨龙,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它承载着我们的青春梦想,见证着我们的奋斗足迹。



  那些并肩奋战的日子啊,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清晨的号角声中,我们迎着朝阳,开始了一天紧张而充实的工作;烈日下的工地上,我们挥汗如雨,却从未有过丝毫的懈怠;夜幕降临时,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每一个困难,我们都携手共进,每一次挑战,我们都勇往直前。那些点点滴滴,早已汇聚成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人生的道路。



 

  今日重逢,我们不谈岁月带来的沧桑,只回味当年那豪迈的激情;不论世俗的功名利禄,只诉说修建南疆铁路的那些难忘岁月。让我们举杯痛饮,让这美酒化作我们对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致敬,让战友情谊在这一刻得到升华。愿我们的情谊,如铁道般绵长,穿越时空,永不消逝;似钢铁般坚韧,历经风雨,愈发深厚。



 

  在此,特别感谢原铁道兵报社主编、中国铁建国际集团纪委副书记总部党委书记董立巍和铁五师二十四团、15局集团上海华东常务副指挥长江志民,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回故乡与墨城战友相聚! “战友重逢酒更浓,铁血丹心永相通!”——干杯!

 



战友相逢的三杯酒

林培森

 

大地之上,天空晴朗

请允许我斟满酒杯

将聚会的激情举过头顶

将绵绵不绝的思念举过头顶

对着牺牲的战友大声说

安息吧!我亲爱的弟兄

这第一杯酒敬你们的精神

在我们的人生坐标里

折射出不朽的光芒

我们满怀喜悦歌唱

祈福山川河流,祈福日月星辰

我们向着幸福歌唱

感恩兄弟姐妹,感恩父老乡亲

这第二杯酒,让我们献给

养育我们的父亲母亲吧

几千年龙腾虎跃

几千年生生不息

没有他们的辛勤养育

哪会有我们钢铁般的脊梁

 

 

每次相聚,表达激昂情愫

都靠这壮怀的美酒

亲爱的战友啊

请允许我把嘹亮的军号当作口令吧

青春无悔,当铁道兵光荣

几十年艰辛跋涉,几十年风雨兼程

这第三杯酒敬给军营的岁月

逢山筑路、遇水架桥

英勇无畏、一路向前的我们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梦想

 

亲爱的战友,无论喝什么酒

酒精的成份都是纯粮

我们对人民的热爱,我们对祖国的忠诚

都在这六十度的烈酒里荡漾

此刻让酒杯与酒杯的碰撞声

与大锤与钢钎的撞击合辙

让我们的欢歌声笑语声

与开山筑路的隆隆炮声押韵

让我们的激情在酒杯里涌动

让我们的笑语在酒杯里浩荡

让我们再次吹响前进的号角

走向后铁道兵时代的灿烂辉煌



 

与战友董书记青岛蓝谷相逢

林培森

 

从戎五秩隔时空,蓝谷鸥翔今接风。

拙作几多彰铁旅,弟兄友谊更无穷。

 

董立巍,原藉山东青岛,现居北京。中国铁道建筑报编辑,中国铁建国际集团副巡视员、纪委副书记,总部党委书记。现为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副主任兼总干事

 


 

志民战友归故乡重聚吟

林培森

 

忆旧也谈今,席间感慨真。

千杯犹不醉,相互见情深。

 

江志民,青岛即墨区人,1976年2月入伍,原在铁五师二十四团服兵役,兵改工后,中铁15局集团4公司计划科长、华东指挥部指挥长,现居住上海。

 

感谢美篇特约评论员吕老师精彩点评鼓励

  林培森老师的文字如钢轨般厚重,似军号般嘹亮,读来让人热血沸腾!《铁血铸就山河路》一文,以深情笔触勾勒出铁道兵战友重逢的动人场景,从南疆铁路的奋斗岁月到席间的痛饮欢歌,字里行间都是对青春的致敬、对战友的眷恋。那组《战友相逢的三杯酒》更是力透纸背——敬牺牲的弟兄,敬养育的父母,敬军营的岁月,每一杯都盛满铁血丹心。诗句与叙事交融,既有“大锤与钢钎的撞击”的铿锵,又有“战友情谊如铁道般绵长”的柔肠。老师以笔为镐,深挖岁月矿藏,让铁道兵“逢山筑路、遇水架桥”的精神跃然纸上。无论是散文的质朴深情,还是诗歌的激昂豪迈,都饱含着对祖国、对人民、对战友的赤诚,堪称用文字铸就的“精神铁道”,让人读罢心潮涌动,久久不能平静~盛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