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原创】铁道兵领导传略:王亢


王亢同志传略选自《功彪青史》一书。


铁道兵战友、书法家姬景南书写标题


王亢 (1911-04~1992-11)

王亢,原名王兴民,辽宁省营口县人,中共党员,1977年12月至1983年,任铁道兵顾问。

1935年在沈阳铁路学院学习。由于家乡沦陷,不满日伪统 治,怀着抗日救国的满腔热忱,于1937年初离开已学习两年的铁路学院,到北平参加爱国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先”,投身革命。同年7月,跟随白乙化到五原扒子补隆垦区(又名东北新村)开垦,垦区人员多为东北流亡学生,都有抗日救国打回东北老家去的决心。1937年秋,日本侵略军侵占绥远,逼近包头。在白乙化领导下,垦 区大部分青壮年自愿从戎,组成抗日先锋总队,白乙化任司令员,为驱逐日寇、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奋斗。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0月任绥西抗日先锋总队二中队小 队长,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部队转战到晋西北河曲 县,经该县动员委员会负责人徐文烈介绍,到巡锁基干队任政治指导员,经过积极工作,争取基干队员参加抗日先锋总队,壮大了抗日队伍。1938年2月,任晋西北抗日先锋总队一中队中队长,率部参加了河曲煤窑沟伏击日伪军的战斗。1938年9 月入山西三五九旅教导队学习,结业后留教导队任一期教员。1939年6月,任平西抗日联军司令部参谋长。1940年1月,抗日联军改编为晋察军区第十团,白乙化任团长,王亢任一营营 长,率部执行冀热察区党委提出的巩固平西、开辟平北、坚持冀东的“三位一体”任务。1940年5月,十团开赴平北地区创建平北抗日根据地。平北地区地处华北、蒙疆、满洲三个伪组织之间,疯狂、残酷的“扫荡”随之而来。日本侵略军沿长城 内外宽数十里地区,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三光政策”, 妄图制造“无人区”,将八路军赶出平北根据地,斗争异常艰巨激烈。王亢作为营长,一年时间率部参加大小战斗30余 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1941年2月4日在鹿皮关战斗中,团长白乙化光荣牺牲。同年3月,王亢继任第十团团长。在创建、巩固平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王亢坚决执行平西区党委的指示,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日伪制造的“无人区”中,克服了种种艰难困苦。在生活上,创造了有火炕的帐篷,选择一些有战术价值的地点囤积给养,采取建立驻军站的办法解决了过冬问题;在作战行动上,积极主动打击与消灭敌人,从而站稳了脚跟。他还率部在平西、平北、冀东地区参与配合历次反“扫 荡”战役战斗,抓住有利时机主动向日伪军出击、伏击,从而有效地巩固与扩大了抗日根据地。1944年9月,入晋察冀分局党校学习,政治理论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1945年3月任平北军分区参谋长兼热西支队支队长,同年7月任冀热辽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 遵照党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为配合苏联 红军出兵东北,巩固发展东北解放区,同年9月冀热辽军区部队在司令员李运昌率领下挺进东北。11月,王亢任东北民主联军野战后勤部部长。1946年5月,任哈尔滨卫戍司令部参谋长兼军警联合稽查处处长,严格执行清匪肃特、维护市区秩序的各项政策,积极工作,卓有成效地维护了城市的正常秩序。1947年5月,任松江军区独立第二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归第一纵队(三十八军)建制。为保卫和巩固东北根据地,率部三下江南,参加公(主岭)怀(德)战役和两次四平攻坚战役,还参加了攻打盘石、吉昌镇、新立屯等战斗。1948年5月,任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四十九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围困长春、歼铁岭逃敌、攻克沈阳、苏家屯等战役战斗。东北解放后,率部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参加解放天津和塘沽的战斗。平津战役结束后,又参加了渡江战役。1949年7月,任第四野战军第五十一军参谋长。五十一军是国民党军起义部队,要把这支部队建设成为一支有组织、有纪律、有战斗力的人民军队,在教育改造方面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王亢与军的主官领导密切配合,以谦恭的态度同起义部队的官兵交知心朋友,搞好同级与下级关系,对部队认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民军队纪律、宗旨等光荣传统教育,较好地完成了这支起义部队的改造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2月,任中央军委作战部军务局副局长,军委办公室主任兼编制处处长,军务部特种兵编制处处长。在军委机关工作近四年时间里,认真学习,努力钻研业务,大胆实践,很快适应了机关工作任务的需要,较好地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1955年2月,入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习,他学习刻苦,勤于钻研与思考,成绩优良,获得一等奖。军事学院毕业后,1957年8月无条件服从组织决定,到条件艰苦的西藏军区工作,先后任西藏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他在西藏军区工作13年,牢固树立安心边疆工作的思想,认真抓好部队建设,严格执行党对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民族、宗教及边防政策,在维护西藏的和平与安全方面,功绩卓著。他当参谋长时,积极协同军区主要领导,于1959年3月率领军区部队平息了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为了维护旧有的农奴制度和分裂祖国而发动的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西藏的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的翻身解放奠定了坚实基 础。从1961年开始,印度军队先后在中印边界西段和东段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蚕食中国领土,建立侵略据点。1962年10月 20日,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东段和西段向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进攻,使中国边防部队遭受严重伤亡,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时任军区参谋长的王亢亲临第一线,组织指挥边防部队进行自卫反击作战,取得了作战胜利,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领土不受侵犯。在西藏平叛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他不仅参与组织指挥,而且使司令部工作经受住了严峻的战争考验,受到军委及总部首长的高度评 价。1970年5月离职养病。

1977年12月任铁道兵顾问,按铁道兵党委分工,协助有关领导抓院校训练、军务、军事装备和铁道兵直属机关工作。1978年5月部队进行精简整编,王亢和铁道兵司令部一位副参谋长率工作组到十四师调查部队编制情况,结合铁道兵特性提出编制调查意见,受到主官领导的关注和好评。他关心铁道兵部队建设,经常随同其他领导参加部队各种经验交流活动,了解铁道兵部队的特点,积极为部队建设建言献策。密切联系群众,在机关干部中有较好的口碑。1982 年11月离职休养。

王亢1960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11月2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 

(吕连亭、樊鸿锡、刘贤福、刘忠杰、唐飞撰稿;梅梓祥选配图片)

王亢将军生平资料


王亢1960年晋升少将军衔



编辑: 周健(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