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丢在《溪岸》边的文字


 

丢在《溪岸》边的文字

作者 朱海燕

 

三九末,四九头,寒冷的北风铺开案头的素纸,想为《溪岸》写下一点交代的文字。此时,不知不觉又逼近旧历年关,岁暮天寒,不免有些凡庸的感慨。凑巧,一件惬意的事不期而至,熊安春先生容我把属散文一类的文字结集起来见见世面。在被琐事切割的时间里,我拾掇着零碎的墨痕,略作排列,选其形似,归为一束,算是了结一件心事。但重读一遍,照例是不满意的,又是写了些无用、无味亦无趣的东西。又想,也别过于苛求自己。就是那些被称为骚客的文人,谁敢说因吐几段文字,便能指点江山、扭乾转坤?我们把鲁迅、巴金视为至高无上的神人,再问许多农民朋友,他们根本不知道鲁迅、巴金是谁。大作家如此,那么二流、三流的文人,老百姓眼中有你无你那就不好说了。

/书《溪岸》作者 朱海燕(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
 

自己本非文士,与文坛中人全属隔数。平时所窥,也没有发现那个是心系生民根本之计的。自己游于文人之外,偶有动笔,写点闲文,求随情,而不求得势。再者,自己执笔约40年,文章尚无成就,观念可已定矣。按老家话说,早已是王瘸子的腿,扭了筋啦。这把年龄,退出职场,得了势,又能咋的?文路宽阔,攀到顶峰者,究不甚多。所以,我心早已跃出红尘,不虑世俗之所乐闻,以平淡之心,赏风花雪月,若有感觉,拈笔写些点滴闲适,以此消遣暮年。这些闲言碎语,不及人家的好,也不必较高量低,自娱自乐足矣。再说,文章好坏,谁去评判?好话有无谎语?真话是否安神?若无宽宏大量,无耳顺的机能,此扬彼抑,说不定把自己折腾神经病嘞。

再说,散文这类文字,思想含量不足,有的是虚情假意,套一个雕花的外壳,剩下的只有张扬的词句,其价值如清风白云。我一直不相信自己能写文章,写文章的好岗位,如文联、如作协轮不到自己。而自己也没有坠入文人道中,既不必深感惶悚,亦不必念之痛心。在歇息处,循诵随喜,尽可满足矣。

自己离生活远了,写的少了。由于思想的空疏,笔墨自然被萧索所绊。试一想,平凡的经历,加上平庸的性格,换来的只能是低产低质的文字。惶愧也罢,悲愁也好,都改变不了这一事实。利用旧存的笔墨,有所思,便写几页,打发时间,破除日子的寂寞,漏下几行墨色,也是晚年磨出的几缕炊烟。这样,渐渐积少成多,倏忽间又是一摞子。行文之人,都想白纸黑字,我自然也不例外。留得住不说,总可以把荒纸废字瘦一下身,虽价值不大,寻找时少了一些麻烦。

(图片来源网络)

我十八九岁玩弄笔墨。在时光的道路上,写过多少东西,能不能算上文章自己都不清楚,因为里面有不少假大空、瞎胡扯。自己向来马虎,写了也就弃了,做了也就忘了,我没有“敝帚千金”的美德,因不理想,也没有保留的耐心。自知自己的文字,无价值,所以常把那些破纸烂片一捆一捆地扔掉,并不觉得心痛。如果说略加挑选,出版了一些,只能证明,为自己选择了一种比较宽容的态度,或者说用一种文化泡沫,抚慰了一下自己的心灵。绝不因此,证明水平到了一定的高度。我时刻谨记,别人的眼光,和自己的眼光决然不会一样的。语有之:“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千古”二字能属几人?有些名头,今天写的东西,一年两年就笑掉大牙。我等小人物,说不完的违心之言,今天写了,明天看了,说不定就会脸红。即使是真言真语,又能在几人中流传下去?至于寸心得知,我想那只是活在文学语境下的安慰词根而已。

自己出版过一些归类于散文的集子。归类于散文,不等于真的达到了散文的标格。好与不好,只能是“归类”化之。这部《溪岸》之作,也是我在写新闻之余,在江南,或在塞北,沿着一条山溪走去,一派生路,一片奇景,夭桃红杏,一时分付东风;翠竹黄花,牵手作为闲伴,看花荫流影,听一溪歌板,于是,它们便一一地、依依地撞到我的怀里,走进我的笔端。

虽然,这些小文描绘自然山水的纯度不够,但我仍以“溪岸”为题。我喜爱“溪岸”这个意境,在狂躁、忙碌,且与雾霾决斗的日子里,想一想“溪岸”这意境,可以养默,可以养静,可以养正,可以养心。烦躁中得一意境,意境中得一心绪,得一养德养度的炉锤而不觉,那不就是对灵魂的一次浣洗吗?

书中小文,境况不同,汇集一起,月落云亭,也算是对一个时段的总结,向退休后的晚年作一次青春式的报到:踏着夕阳,我来了!

2018年1月15日京西素心山坊

 

作者简介

朱海燕,安徽利辛人,1976年入伍,在铁道兵七师任战士、排长、副指导员、师政治部文化干事。

1983年调《铁道兵》报,1984年2月调《人民铁道》报任记者、首席记者、主任记者。1998年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高级记者。2010年3月调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任正局级副主任,专司铁路建设报告文学的写作。

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是全国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新闻出版界领军人物,中央直接掌握和联系的高级专家。八次获中国新闻奖,九十多次获省部级新闻一、二等奖,长篇报告文学《北方有战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出版各类作品集四十部,总字数2000万字。享受国务院津贴待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周健(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