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当过铁道兵的人,每个人都有感人的故事。
杨德友不是专业写作者,故事琐屑,像拉家常,但能感受到他的真情。
进隧道,捎带背一袋水泥,战友对他关心;排长胃大出血倒在厕所,切除三分之二胃继续工作;王法金隧道塌方致残,退伍回乡担任村干部,成为先进模范……
有两个细节特别感人:
他特意去医院探望负伤的战友,却谎称不是“专门”;
他与排长单式国“躲炮”,站在“雨石”之中,有惊无险……
文中写的从隧道里背伤员的指导员陈业君,兵改工后担任中铁十六局三公司党委书记,我相识多年,不曾了解他的这一壮举……
施工遇险记
杨德友
我系山东费县人,1972年12月26日从山东费县入伍,新训结束分到53团11 连4班,至1978年4月16日转业到天津,我在11 连2排4班度过。首长,好的战友,他们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事事处处都给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每个人总有许多无法忘却的记忆,尽管几十年过去,不会因为时光流逝而冲淡,也不会因此消失,反而在时间冲洗下更清晰……
第一次进入工地,换上旧军装,穿上雨鞋,进入隧道前的路经过水泥库,每个战友都要扛一袋水泥50公斤进洞,看似简单,对我来说太难太难了,自己根本拿不到肩上,蹲下拿到肩上也站不起来,手那样无力,腰那样软,战友看到我困难,就帮我搬到肩上,给我极大的帮助和鼓舞,帮我最多是云南战友马跃光,广东战友詹保平,4班的大部分战友都助过我,深表致谢。
一次排长单式国带我到隧道里点炮,一个工班大概五十多炮,排长要我点二十多炮,他点三十多炮,任务光荣而艰巨,用导火索一炮一炮点燃,先点燃的炮吱吱冒着火焰,喷着浓烈的火药味,心都快要跳出来了,心中只是12345……单式国排长大喊到:还有吗?我回答,有!他帮我快速点完,一起跑出隧道,几秒后听到洞内传来“”咚咚咚”的声音,滚滚浓烟从隧道冒出来,实际上每天的施工都是重复这样危险的工作。单式国排长真的非常勇敢,为人正直,工作积极,能吃苦耐劳,关心战友,有一股猛劲,从不叫苦叫累,总是能带领全排战友很好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他敢说敢干,长期的恶劣环境和生活条件,胃大出血,倒在了厕所里,住院胃切除了三分之二,出院后照常和战友吃住一起,照常施工。战友们,他是多么好的排长,多么好的战友。
修建铁路,有的战友受了伤,终身残疾。1972 年 12 月山东费县入伍王法金战友,在石庙沟3号随洞施工,从6米高的排架上掉下来,昏迷不醒,是陈业君指导员从隧道背出来送到师医院抢救,留下一条生命,被评为残疾二等乙。退伍回乡后当上村支书,把一个落后的山村,改造成了县级先进典型,各乡村组织人员参观学习,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乔石接见,成了当地有名的身残志不残带头人。广东籍战友苏定峰,腿摔断了,住在师部医院,我请假专门去医院探望他,见到他躺在病床上不能下地,但精神特别好,我们俩有说有笑,看不出思想上一点压力,我们聊了好长一段时间,要告别时,他问我是不是专门来看他的,我回答不是。我为什么要撒谎,因为我知道别的战友没有时间,也不可能都去探望,因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不是和拿枪的敌人拼命,我们是为国家建设拼命,多少战友为了国家流汗、流血,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铁道兵隧道施工,风枪打眼放炮,放炮后硝烟弥漫,黄烟滚滚,战友不等硝烟散去就进隧道干活,危险无处不在,死亡的威胁延绵不断,分分钟钟都会有生命危险,随时都可能造成终身残疾;前面提到的广东苏定峰战友,还有山东费县张瑞强战友,有的战友就带着伤病回家乡了。
在襄渝线收尾时,需要石头,排长单式国带我到汉江边上用炸药炸河卵石,每次要放几十炮。一次我和排长点完没跑出几十米炮就响了,石头飞起上百米高,像电影里天女散花一样,落到地上,大点的能砸出直径一米多的坑。太阳把飞起的石头影子投射到地面,分不清落下来的是影子还是石头,只能站在原地,抬头看天,左躲右闪落下来的石头,有的石头还带着刺耳的声音,无助,真的无助,当时只要有一个像鸡蛋大小的石头,从高空落到排长单式国或我的头上,残疾就不用评了,只能说战友永别了!待落下石头少点的时间,我马上看排长,他还站着,好!很好!我们还活着!
杨德友,1953年12月出生,山东费县,1972年12月入伍,大学文化,政工师,曾参加过襄渝铁路和沙通铁路建设,1978年4月转业天津市大港油田,任物探公司2275队指导员兼副队长,工会主席、书记,2013年退休。
原文地址:点击查看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