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原创】隧道里的诗意人生(2)

 

       董事长张梅一直强调,我们必须要在蒙华铁路大力推行隧道机械化施工,把绿色环保纳入到现代化隧道建设中来。张梅对申志军说,蒙华铁路为确保隧道施工质量安全,要出台一份《隧道施工指导意见》,你来牵头起草,就这样,委以重任的申志军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几易其稿。最终,张梅董事长亲自操刀,确定下了11条。实践证明,它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每当遇到难题的时候,申志军就去磨咖啡豆、做咖啡。深夜,一个人的咖啡时光是缓慢的、优雅的,他可以什么都不想,把脑子放空,把难题放下,就专注于咖啡这件事,看着咖啡豆咔嚓咔嚓地在机械里研磨、搅拌,一个专业名词在脑子里闪过。接着,香味飘散开来,用牛奶做个漂亮的拉花,不加糖,他端起咖啡杯,若有所思。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他知道,白城隧道同样地牵动了好多人的心。很快蒙华公司组织多方专家对白城隧道施工方法和风险进行论证,对比。经过持续数月的研究论证,在蒙华公司“让铁路施工更好更快更安全”理念启发下,盾构方案应运而生。
于是盾构选择了白城,白城隧道选择了盾构机。
       “盾构”直译过来就是盾里的构造,所有人都在坚固的保护壳里作业,掘进、出渣、注浆、支护都是机器自动完成,施工人员只需操作按钮、使用电动扳手拧上管片螺栓,工作起来安全轻松,隧道质量也有保证。然而当前山岭黄土铁路隧道用盾构设备施工属国内首例。
       申志军心里明白,白城隧道如同第一位敢吃螃蟹的人。
       问题又来了。使用传统的圆形盾构来开挖白城隧道,一是开挖的断面过大,风险大。二是因为断面大,开挖的效率相对较低。三是隧道的空间利用率差,空间浪费很大。作为国内最大的运煤专线,最重的重载铁路,隧道设计要求宽大,看来圆形盾构是不适合的。那必然要创新一种新的施工工法。申志军组织参建单位共同研究确定采用马蹄形断面,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公司组织专题会拍板确定。
       马蹄形盾构机应运而生。
       这时的申志军内心还是忐忑的,因为这台马蹄形盾构,必须是量身定做。那么谁有能力来为白城隧道制造呢?他了解到,在2002年之前,国内仅有盾构掘进技术却没有盾构设备制造技术,现在中铁装备、铁建重工、三三工业都能自主生产盾构了。设备国产化后性能优良且价格降低,目前国内所采用上千台盾构都以国产为主。他的疑问很快有了答案,中铁四局联合中铁装备集团迅速行动了起来。
       那是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中铁装备盾构机制造车间,由感发表了“三个转变”重要指示,两年后,总书记抚摸过的机械,叮咛过的工匠师傅,造出了这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而三年后,5月10日,这个日子已被确定为“中国品牌日”,这也是申志军首次坐在盾构机上喝咖啡的那天。“5月10日,中国品牌的节日,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一个出好灵感的日子,一个让中国制造扬眉吐气的日子,一个让隧道建设者不再用命丈量掘进里程的日子,也是从此敢挺直腰杆挑战洋品牌卡脖子横刁难的日子,中国制造,中国的骨头!”申志军在微信里摘录了这样的诗句。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