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散文) 乳水鉴证  绿皮精神

  
   
战友、朋友:
你还记得,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大嫂用乳水抢救伤员的故事吗?
70多年过去了,沂蒙精神仍在中国大地上传颂。
在和平年代,我亲眼见证了农村大嫂用乳水治疗战士受伤眼睛的英雄故事。
一九七五年四月,我们铁四师十六团五连,驻河北承德市,接到上级修建山西太固岚铁路线的命令。
时任副指导员的我,带领十几人的精兵强将,前往太原柳林沟安营扎寨,为后续连队进驻做好各项准备。
那天早上,我们打理好行装,坐由承德至太原的绿色车皮,踏上了行程。
火车启动不久,我发现战士小余,眼睛一直流泪,我问他,怎么了?他说,昨天下午焊接钢管时,被电弧灼伤了。我说,伤了眼睛你还报名来,他说,为了完成新的任务才来的。我很感动,于是,我叫上一个战士,端着茶缸子,从第四车箱去了前面车箱找奶水,找遍了几个车箱,也没发现奶孩子的妇女,我俩满头大汗,军装也湿透了。我安慰着小余,并用水壶盛上开水,用毛巾给他热敷。就又去后边的车箱找奶水,小余拉着我的手说,副指导员,别去了,到北京再说吧!我说不行。我带着一名战士在拥挤的人群中慢慢的寻找,不放过一个目标。终于,在最后一个车箱,看到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嫂,抱着不满周岁的孩子,正在喂奶,她安祥的闭着眼睛,是劳累了,还是有了孩子,沉侵在幸福之中。我不忍心打扰大嫂的休息。过了半个小时,我实在忍不住了,伸手轻轻的叫醒了她,她说,解放军同志干啥?我说,大嫂,我们有一个战友的眼睛被电孤灼伤了,痛疼难忍,流泪不止,用奶水才能治疗,缓解痛疼。她目不转睛的看着我期求的脸庞和湿透的衣服,可能感动了,二话没说,把孩子交给是孩子的奶奶还是姥姥,接过我的茶缸子,急速去了卫生间,很快回来了,当她把散发着清香,冒着体温热气的50多克的奶水,递给我时,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刷一下流了出来,我手在抖,我俩深深地向大嫂鞠了一躬,泣不成声的说,谢谢!谢谢!谢谢大嫂,她说,别客气,不够的话过来再取,我说,好!好!好!
我端着奶水,迅速回到小余身旁,我们轮流为他擦拭眼睛。一个小时后,小余突然放声大哭起来,是眼睛舒服了,还是感动了?周围的战友问他,他只说了句,谢谢李副指导员,谢谢战友们,我的眼睛不那么疼了。
绿色车皮在咣当咣当的行驶,我的心随着火车的奔驰也激动万分,战友的伤好了,我的心也安了,迎接我们的,是新修建铁路的更大考验。我把这种精神,叫《绿皮精神》(绿色火车)。
战争年代不平凡,
沂蒙大嫂救伤员。
和平时期在传承,
军民团结大如天。
这就是我一生遇到的最感人的故事之一。岁月如梭,光阴荏苒,故事怱怱过去五十多年了,因无联系方式,不知道那位诚实扑素的农村大嫂,您还好吗?祝您身体健康,长寿百岁,全家幸福吉祥,好人一生平安。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愿我们军民情谊,军民团结的光荣传统发扬广大,源遠流长,万古长青。



编辑: 周健(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