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随笔118:江湾印象【原创】
那年阳春四月,我和经济日报老刘去江西鄱阳湖调查农民私採挖沙问题,忙里偷闲去了一趟婺源。我们驱车从九江出发途经景德镇,来到被外国人称之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婺源,走马看花地游览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李坑,历代文武状元辈出的雄起村和前国家领导人故居的江湾村。
此时正是杏花春雨、江南油菜花盛开的季节,但见满眼的翠绿、满眼的金黄,沿途起伏的丘陵,小巧精致的村庄,清澈蜿蜒的河水以及不断闯入眼帘的灰白相间的徽派古建筑,构成一幅幅淡雅宁静的水墨风景画卷。
在游览江湾时,巧遇时任中央统战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延东女士也来参观,我们随着前呼后拥的人群,细细地听着导游的介绍。
江湾建村于唐朝初年,滕、叶、鲍、戴等姓人家在江湾的河弯处聚居,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村落。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萧江第八世祖江敌始迁江湾,子孙繁衍成巨族。
自唐以来,江湾便是婺源通往皖浙赣三省的水陆交通要塞,成为婺源东大门。 这里山水环绕,风光旖旎,物产丰富,文风鼎盛。绿茶、雪梨久负盛名。还孕育出了一大批学士名流,是当之无愧的婺源“书乡”代表。
村中至今还较完好地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等古老的徽派建筑,还有水坝井等古代建筑物,极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江湾,是婺源文化与生态旅游区的一颗璀灿明珠。婺源——江湾,犹如水中静女,向后人们讲述着那悠远而动听的故事。 江湾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千年古镇江湾,钟灵毓秀,文风炽盛。自宋至清,这里走出明代抗倭名将江一麟、宫廷太医江一道、清代朴学大师江永、民国教育总长江谦等贤仕和一代伟人江泽民。
江湾又有文人学士19人,传世著作92部,其中15部161卷列入《四库全书》。
千年古镇江湾,嵌于锦峰绣岭、清溪碧河之中。聚落北部后龙山逶迤东去,山上林木葱郁,其“仙人桥”是古人实践风水理论的杰出典范;南侧梨园河呈太极图“S”状,由东而西蜿蜒流过。
这里既有保存尚好的御史府、中宪第明清官邸,又有滕家老屋、培心堂等徽派商宅,还有江永讲学的受经堂,东和、南关、西安、北钥四座古门亭,岳武穆的岳飞桥,明代剑泉井等。
游走在伟人故里,想着这里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是这里的天地灵气和人文精神造就了一代代的武将、大师和伟人,让你不禁发思古之幽情:
题江湾
洛钊
山环水绕绿潮平,
名将伟人留英名。
祖庙犹叙古今事,
香樟更忆桑梓情。
从来地杰人亦灵,
英才辈出国运兴。
江山社稷金汤固,
拂今思昔任人评。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