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历史背景与事件经过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布《终战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这一决高下源于多重压力。
1,军事溃败: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广岛、长峙投下原子弹,造成毁灭性打击。
2,苏联参战: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迅速击溃日本关东军。
3,中国战场反攻:中国军民持续14年的顽强抵抗使日军陷入绝境。
历史意义
1,民族解放:结束了日本对中国长达14年的侵略,收复被占领土。
2,国际地位: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奠定战后国际秩序基。
3,精神传存: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代价警示后人珍视和羊,弘扬爱国主义。
投降的法律程序与纪念日差异
8月15日,日本天皇单方面宣布投降,但未签署正式文件,且诏书未明确使用"投降”字样。
9月2日,日本在美国“密苏里号”签署投降书,法律程序完成。
9月3日:中国将此日定为法定纪念日,因投降书生效时间为东京时间9月3日凌时。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一系列活动
2025年2月27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在国防部举行的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会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5月1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6月5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举,主题是“并肩战斗、携手前行”。
6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宣部副部长胡和平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有关安排。
7月,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联合开展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大思政课”优资源建设推广工作。
9月3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包括检阅部队,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中国人民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彰显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携手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
时光荏苒,今年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山河破碎、浴血奋战的岁月,万千思绪涌上心头。
80年前,中华民族以3500多万同胞伤亡的巨大代价,将侵略者赶出了家园,用不屈的抗争写下了人类反法西斯战争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到百团大战振奋全国军民的斗志;从杨靖宇“冰天雪地里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数日”的壮烈,到八女投江“宁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决绝……无数英雄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民族尊严的长城,他们的精神如星辰般永远照亮民族前行的道路。
这场胜利,不仅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复兴的转折点,更彰显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光明终将驱散黑暗的历史必然。它让我们深刻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唯有自强不息,才能守护家园的安宁;团结就是力量,当亿万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凝聚起抵御外侮、开创未来的磅礴伟力。
80年后的今天,硝烟早已散尽,但那段历史从未远去。铭记胜利,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警惕战争的阴影,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传承先辈的精神,在复兴之路上勇毅前行。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任人欺凌的弱国,经济腾飞、科技进步、国防强大,正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我们更应接过先辈的接力棒,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日常,用奋斗告慰先烈:这盛世,如你们所愿;这未来,我们定会守护得更好。
作者简介:
李启贵,男,湖北枝江人,1948年12月生。1966年参加工作,1968年入伍,服役于铁道兵二师七团仓库,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退伍后,安置于枝江市粮食局,历任办公室主任、总经理助理,党校中专学历。
现为枝江籍1968年援越抗美战友联谊会秘书长。退休后,在联谊会支持下,累计寻访战友1120人,主持或参与战友聚会13次。
编发《美篇》397篇,总阅读量达233万人次;在铁道兵网站及《今日头条》《都市头条》等平台发表文章97篇。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