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河的浪花
最近在铁道兵文化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专门谈到“洗”的问题,奋战在施工现场的战士和民兵,他们挥汗如雨,烟尘弥漫,不仅污染到他们的呼吸道,也腐蚀着他们的肌肤,一天下来,想洗个澡都是难以如愿的奢望。看到这里,不禁触动了我心底的一段往事,那是1973年的夏天,襄渝铁路胜利通车了。我们又将奔赴新的战场,奉命为四川万源大山里的军工厂修建一条通往外面的支线。我所知道的有铁道兵七师的32、33、34团承建,移防之前,我们卫生队长张文栋老同志前去考察了卫生队的驻址,回来后向我们作动员报告,当他眉飞色舞地形容我们卫生队将建在一个四面环山,风景优美的地方,特别是距离我们卫生队50米远的地方,有一条清澈的白沙河!终年流水潺潺,川流不息,说到此处,大家不禁欢呼起来,因为这条河不仅能满足我们工作和生活用水,更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洗澡问题也解决了!
(图1,34团卫生队女兵合影,二排左一为本文作者)
在队长的带领下,我们兴奋地拆掉旧营房,像拔河一样,因为我们的营房是竹片编的,上面盖的是牛毛粘,把绳子栓在立柱上,在队长的哨令下,我们1、2、3,嗨!大家一起用力一拉,那营房就轰然垮塌,尘烟散去,我们把竹片、木桩、牛毛粘分类捆好,装车,待运到新的营房再次使用。医疗器械和设备也分类打包,装车,这是一项非常繁忙和劳累的工作,正值七月流火的季节,我们汗流浃背,老队长和男同志干脆赤膊上阵,但我们憧憬着新的营区,而不觉得累了。
走的时候,我们坐在装满货物的解放牌军车上,一路还唱着歌。当地的老百姓依依不舍地向我们送别,看到往日喧嚣的营房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愫。
一路颠簸,终于到了万源县城,觉得那个县城好小啊!整个县城没有一栋楼房,就几条小街,33团的卫生队就驻扎在这里,我们在那里吃了顿午饭就又出发了,临走时,和我一块儿参军的好朋友,33团卫生队的袁彦坤,特地到街上的小铺买了一包黑乎乎的小饼干送给我,我至今记得这份情谊。因为在那荒芜的山沟里,根本没地方买东西吃,黑乎乎的小饼干也算是高级点心了。
万源县白沙区23公里,这就是在那特殊年代设立的特殊地名,大家觉得好笑吗?不知现在还有没有这个地名?
越走山越大,道路越来越颠簸,23公里,现在的公路,一脚油门的事,可是在那临时新建的崎岖山路上行驶,可没那么简单,我们手抓着铁护栏,随着车辆的颠簸,七扭八歪,一蹦一跳地随车而行,当拐了最后一道弯时,我们到了。充满幻想的白沙河终于呈献在我们眼前,我们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向河边跑去,趟着清凉的河水,捧着从山上流下的清泉贪婪地喝了起来,感觉太幸福了!
(图2本文作者乘坐襄渝铁路火车拍摄的白沙河远景)
可是还得卸车呢,队长把我们叫了回去,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抬到相应的地方安置好,劳动强度一点也不比装车差,干完活天都快黑了。我们顾不得吃晚饭,跑到河里洗澡,洗掉一身的汗水泥灰和疲劳。不由分说男兵跑到了上游,隔一段距离,我们女兵在下游洗,北京来的女兵还带了游泳衣,游起泳来,没有游泳衣的就穿背心裤衩洗,反正天都黑了,我们在月光下的白沙河里沐浴,还挺浪漫的,大家欢声笑语,白沙河简直就成了我们的欢乐谷。
可是猝不及防的情况发生了,喝了一肚子的泉水,在肚子里叽里咕噜就是不吸收,难受了一晚上,第二天就狂泻不止,卫生队大部分的人都严重腹泻,不仅如此,施工连队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吃药都止不住。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但过了几天之后,大家都不治而愈了,原来是水土不服,过几天就服了,适应了。
就这样,白沙河就成了我们天然的洗澡堂,男同志在上游,女兵在下游。可是没过几天,队里突然集合宣布命令,不管男女,严禁下河洗澡。并紧急修建洗澡堂。原因是32团卫生队的一名女兵,晚上下河洗澡溺水而亡。这个消息把我们都惊呆了,说起那个女兵,她叫刘玉英,我跟她还有一面之缘,我和她都是各自团里的乒乓球队员,她是32团的,我是34团的,是临时组建的乒乓球队,我们打循环赛,在达县七师师部参加比赛,她球技很好,一看就是有一定的童子功,听说她游泳也很棒。她面目清秀,很瘦,好像还没完全发育成熟,脸上总带着青涩的笑容。其实队里领导已经打过招呼,不让下河洗澡,夏季正是涨水的季节,而且水下情况复杂,水草茂盛,不比城里的游泳池。可是女兵天生的爱干净,刘玉英又仗着自己会游泳,于是在晚上班务会后就偷偷地约另一名女兵到河里去洗澡了。刘玉英刚一下水就没影了,急得岸上那位女兵大声呼喊,可是附近没人,原来她是陪刘玉英来的,自己并不会游泳,等她跑到卫生队喊人来救时,可惜为时已晚,我们的战友刘玉英已溺水身亡了。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从此在我心里,白沙河就与刘玉英紧密地连在一起,看到白沙河就想起刘玉英,她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还没绽放就凋零了,我永远忘不掉那个身材苗条,充满青春活力的女孩。
多年以后,我每次回四川老家,必乘那列走襄渝铁路的火车,因为那列火车必走万源,必经那条白沙河,那条带给我们欢乐,又带给我们伤痛的河流。每次经过那里,我都目不转睛地看那条河,因为铁路是沿着河道修的,列车钻隧道,过桥梁,又钻隧道,再出来,总看到那条河,好像河流在追着火车跑,河中的每一朵浪花,我都好像看到的是刘玉英那张清秀的脸庞。
图3,刘玉英战友生前照片
刘玉英没有烈士的名号,但她是为了修襄渝铁路去的,和我们一样,也为襄渝铁路流过汗,出过力,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生命,要不然也和我们一样,当奶奶或者姥姥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可能没有人记得这个姑娘了,可是我记得,写这篇文章,就是要把她的生命用文字留在这个世界上,证明她曾经来过这个世界,绽放过生命的火花。(图4,刘玉英生前32团卫生队战友们合影,前排左五刘玉英)
我们国家把每年的9月30日定为烈士纪念日,在这个纪念日,我在心里默默地纪念这位亲爱的战友刘玉英,你永远是那朵娇艳的玫瑰,永不凋谢!
(图5、本文作者陈迎春)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