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刘甲申【京城铁军展雄风】 连载 十二 建设北京新型建筑材料总厂


  
 

刘甲申【京城铁军展雄风】 连载 十二

  建设北京新型建筑材料总厂
 

  北京市新型建筑材料总厂是北京市第一家生产岩棉、石膏板等建筑材料的工厂,整个流水线设备由日本引进,设备先进,规模较大。 1979年11月~1983年9月,由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挥部第9支队65团(原铁15师75团)和151团共同承建。

  北京新型建筑材料总厂厂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1979年由原国家建设部投资建设,建筑总面积为108297平方米,由石膏板车间、板柱车间,矿棉车间、生活区及附属工程等5个部分组成,工程建筑面积为28867平方米。还修建了厂区铁路运输专用线10多公里,分厂区支线铁路近2公里,厂区到昌平黄土店火车站的铁路加修、公路加宽近8公里。平黄土店火车站的铁路加修、公路加宽近8公里。

  该工程结构形式多样,矿棉车间,材料房机修车间为管住结构;其它工程为大板和框架结构。矿棉车间、板柱车间、石膏板车间采用多跨连续波形屋面。装修方面,除办公楼部分房间采用石膏板吊顶、壁纸墙面、水磨石地面外,其余均为普通装修,内墙喷大白,油漆墙裙,水泥地面。安装的主要设施有水暖、电气、卫生、天车、锅炉等。

  该工程于1979年11月5日开工,1983年9月1日竣工。工程由南京设计院设计,基建工程兵第9支队65团、151团共同承建。1983年7月,部队集体转业后,由改编后的北京城建五公司完成收尾任务。该工程总造价为2431.5万元(当时币值)。

  该工程于1979年6月做动工准备,11月5日正式开工。1983年全部建成。厂区"三通一平",厂区铁路专用线、生活区场地平整等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由65团2营、两个翻斗车运输连,机运、水电等连队先期进场施工。然后151团2营,汽车连,修理连,重机连,机运、水电等连队进场与65团并肩施工,共同承建。9支队安装营,后勤部汽车,吊装等单位参加配合。65团在工程竣工前,由于执行新的任务提前退场。整个工程由151团、9支队安装营,后勤部机械运输单位负责竣工收尾。全部工程保质保量提前6个月完成。在施工过程中,两个团及支队共投入兵力3000多人,突击任务时,调增援部队高峰时到达4000~5000人。

  (1)领导坐镇指挥,确保施工受控。9支队为加强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副支队长李世祥为总指挥的工程现场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工程组,技术组,安全质量组,后勤保障组,经营结算组和政工组。参与施工的65团、151团也按照9支队的要求,分别成立了由65团团长王崇廉,营长冯子根,教导员曹广启;151团政委张传斌,副团长张野囝,营长杨永年,教导员黎运福为主要成员的工地指挥组。整个工程由9支队指挥部统一指挥,65团、151团,支队安装营及后勤部机械单位分别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以营、连、排、班按工程的分段分项,分兵把守,下军令状、签责任书进行承包。使施工管理横向到边,竖向到底,确保做到当天任务当天完成,使施工目标得到有效控制。

  工程总指挥李世祥以身作则,带领支队机关各组人员坚持现场办公,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65团团长王崇廉、151团政委张传斌,副团长张野国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工地指挥部报告本团参施人员的就位情况,下班必须向指挥部汇报当天完成任务情况,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第二天的施工安排。指挥部每天下班后都开生产碰头会,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实行作业面定点综合管理,全线组织协调管理,使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同时,各单位为了抢工期,免不了因材料、运输、水电、机械、施工部位等发生扯皮现象,支队指挥部,各团指挥组对发生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协调处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在施工中实行下军令状,签责任书,对保证部队形成分兵把守,团结协作,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部队进场前,支队指挥部就进行了开工准备工作战前动员,下命令给65团,151团,支队后勤部相关运输,塔吊单位只有一天准备时间。第二天现场检查一看,运输车辆,装载机,推土机,挖土机,压路机等80多辆设备,按时在施工现场集结完毕。业主和西三旗的老百姓都赞扬说:"这支基建工程部队真是了不起"。为了把厂区近2公里的铁路运输专线和从厂区到昌平黄土店火车站近8公里的铁路修整,

  公路加宽抢修完,确保引进的设备,施工材料进场,为工程大干快上创造条件,指挥部命令65团2营,必须保证在3个月内完成施工任务。2营全体指挥战员接受命令后,战士们发扬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加班加点抢建,提前20天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151团负责板柱车间,矿棉车间,石膏板车间水泥柱子的施工任务,这项任务工期很紧,难度大,三个车间一共有200多根水泥柱子,放线测量,电焊是施工中的一个突出问题。151团立即下令调15个放线测量员,30个电焊工到现场施工。营长杨永年,连长陆荣根,技术员唐良华坚持跟班作业,现场监督检查,放线测量员,电焊工按规范,按程序,加班加点,昼夜施工,确保安装构件和设备按计划施工。

  (2)坚持边干边学,加快施工速度。该工程由于工期紧,工艺复杂,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9支队工地指挥部要求,参施单位必须面对现实,坚持边学边干,有计划,有针对性,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地培训指挥员,鼓励自学成才,岗位成才。主要学习施工管理,技术规范,机械操作,定额核算,设备安装,水电供暖等特殊工种工艺的培训。采取的方法:一是请德国专家、市建委、设计院讲工程施工规范要求;二是走出去、请进来搞传帮带;三是坚持样板引路,现场练兵,木工、瓦工、抹灰工、钢筋工、电工、水暖工、试验工、测量放线工、电焊工、机械维修等都有样板活,样板墙,样板间,样板点,样板产品。然后对照样板施工,确保一次成活儿,一次成优;四是制定质量,安全规程,使参施的指战员都牢固树立优质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坚持并形成严格的质量、安全验收制、巡回检制、交接班制、设备维修保养制,岗位质量,安全登记制度等;五是选好人才,配备好技术员,预算员,核算员,定额员,统计员,材料员,质量检查员,安全员,机械管理员,充分发挥他们在施工中的作用及提供准确的数据;六是派工作组蹲点,摸索经验,实行定额管理的办法,建立以定额管理为中心的16种表格,用图表来控制施工进度。先后制定出班、排、连、营、团施工任务书,出工出勤登记表、完成定额实现目标一览表、机械完好率利用率表、月、季、年完成任务评价表、竞赛评比先进登记表等;七是培训技术尖子,建立师徒对子。实行以高带低,以老带新,以好带差,包学,包教,包会,对有贡献的先进师傅、技术尖子给予奖励;八是培训强化各级领导跟班作业,深入工作实际,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多时间的学习培训,使广大指战员的施工生产技能不断提高,都能做到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指标,不断出现可喜的成果。65团13连200多人负责厂区水电,防水,锅炉房等施工,经过培训,施工技术水平提高很快,每个月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任务,被评为9支队先进施工连队,连长王连同志两次荣立三等功。151团7连连长陆荣根,技术员唐良华,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生产管理和技术攻关水平,学习前在板柱车间吊装柱子、尾架,开始每天吊3-4根柱子,4-6块房榀,学习后发展到每天吊装20根柱子,30块房品,提高工效10多倍。唐良华被评为先进技术员,7连被9支队评为完成任务突出先进连。放线测量人员经过集中学习、自学,个别指导,放线测量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他们在操作中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进行步步校对核准,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主管部门验收点线定位无差错后进行施工。由于放线测量准确,矿棉车间、板柱车间、石膏板车间采用多跨连续波形屋面,锅炉房,变电站,办公楼等框架钢结构尾架整体吊装准确稳定。9支队安装营,各团的安装修理单位认真学习研究德国引进的先进设备,对安装关键流程,关键工艺,关键工序,设备性能,技术参数,安装要点等,在德国专家的指导下,攻破一道道难点,安装顺利,确保质量,所安装调试设备200多项,成功率达95%以上,德国专家高度赞扬,伸出大拇指连说:" OK , OK 。"充分体现了基建工程兵指挥员战之能胜的革命英雄主义,真正实现了为国争光、为基建工程兵争气的豪言壮语。

  (3)开展劳动竞赛,组织突击抢建。为了加快施工进度,9支队工地指挥部组织65团和151团开展争夺优胜红旗的劳动竞赛,每次会战比赛都下军令状,签任务书。各团都要制定比赛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比赛方案、确保比赛出成果,夺红旗。各团根据施工情况组织连队开展竞赛,连队组织班排开展竞赛,竞赛形式是:同工种项目对口赛、挑战应战对手赛、流水作业一条龙赛、挖土填土单机赛、完成定额目标赛。竞赛内容是开展"六比六看",即:比思想,看谁服务态度好,讲诚信,热情高;比工作,看谁出满勤、干满点、超定额、完成任务好;比技术,看谁操作熟练、质量达标,创全优;比安全节约,看谁不出事故、不违章、增产节约效果好;比协作、看谁顾全大局,团队协作好;比登记,看谁台账资料齐全无差错,工程竣工移交资料业主满意。在竞赛中,9支队制作了6面红旗,分为"质量、安全、进度、节约、服务、资料"。每月评比一次,优胜单位和先进个人发旗发奖发证书,登快报表彰,照相戴花上光荣榜。151团不愧是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挥部一流基本建设队伍,在新材厂建设中得到的红旗最多。

  65团2营和151团2营分别担任两个车间的建设任务,两个车间紧紧连在一起。"谁英雄,谁好汉,施工现场比比看"的大幅标语,从这个车间横贯到那个车间。在这个车间能数清那个车间一天吊了几根檩条,上了多少瓦块。战士们你看着我,我盯着你,谁也不甘落后。一次,两个车间都吊屋架,到晚上8点快下班时,65团7连的战士们,爬上屋架一数,两边都吊了39榀,急了,对中队长郭桐海说,搞吊装本是我们的特长,今天非超他们不可。于是他们打开吊车车灯照明,硬是多吊了一榀。151团2营知道后,第二天,增加了一台吊车,拼命赶上去。通过竞赛,战士们工作标准高了。单说完成劳动定额,他们并不满足,定额在竞赛中早已被超。按照定额算,1981年完成二季度任务,缺少2000多个工日,战士们通过竞赛超定额,结果就全补上了。

  65团一个运输连,两个翻斗车连在挖土填土,平整场地施工中,开展司机多拉快跑单机赛,挖土、填土、填坑全面超过定额,提前完成2万多立方米的拉土填坑土方施工任务,受到支队施工现场指挥部的表扬。

  151团2营认真组织连队开展完成定额,提高工效赛。6连在矿棉车间施工竞赛中,战士们用龙门架垂直运输和人工肩挑背扛的方法,采取第一层运输皮瓦,第二层放矿棉瓦,第三层放石棉瓦,然后做防水,喷漆刷墙面,超过定额300%,得到团指挥组的超定额物资奖励。

  焊接是该工程的一大难题,用的钢板又厚又宽又是高空作业,焊接点多难度大,为了防止钢构变形,焊缝发生裂痕,7连技术攻关小组认真编制好"厚钢板焊接消应力锤击法施工方案",及时做好消应力处理,较好的解决焊接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了完成焊接量大的任务,他们实行交换作业,人停机不停,小雨不停工,大雨过后立即复工,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昼夜抢工,这个连的焊接班被评为先进电焊班。在夏季施工时,板柱车间,矿棉车间,石膏板车间屋面温度高达50~60度,当时施工手段落后,各营都是用沥青锅烧大火熬沥青搞防水作业,每次都烧火熬沥青20多锅才能满足施工需要,许多战士长时间搞防水作业,沥青烟和粉尘引起中毒,发生皮炎,视力模糊,眼结膜炎,胸闷,腹病,头痛等病状。由于温度高,湿度大,空气严重污染,许多战士吃不下饭,时有战士晕倒在施工现场,醒来后吃药休息片刻又继续上班。战士们在艰苦的施工中保持了轻伤不下火线的顽强作风。

  1981年二季度,9支队在现场召开了竞赛总结表彰大会,会上有4个中队、10个排、18个班被评为先进单位,有9名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兵种李人林主任、朱光副主任,建材部任朴斋副部长向先进单位和个人发了奖旗、奖状、奖品和奖金。李人林主任和任朴斋副部长在会上讲话,希望大家进一步深入开展革命竞赛活动,齐心协力,再接再厉,努力把新型建筑材料厂建成全优工程,为四个现代化多作贡献。

  工程竣工后,由北京市键委、建材局、南京市设计院、新型材料总厂

  ,基建工程兵第9支队65团、151团、德国专家组组成联合验收组。一致认为:工程质量全部符合设计要求。其中,石膏板车间,板柱车间,矿棉车间被评为全优工程。工程管理、工程质量受到验收专家的一致好评。

(下图是北京新型材料总厂)

  (本文根据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挥部历史资料整理)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