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荒诞间品百态人生 欣赏中探艺术真谛



观电影《戏台》有感 

 

 

       最近观看了由陈佩斯编导并饰演的电影《戏台》,便被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吸引。这部影片仿佛一面镜子,映射出生活的烟火与人性的复杂,又如同一首时代的挽歌,奏出了艺术在困境中探求真谛的旋律。

  《戏台》的故事发生在民国军阀混战时期,在烽烟四起,炮火连天中,五庆班班主侯喜亭带领着戏班进京演出《霸王别姬》,却遭遇了草包军阀洪大帅的蛮横干涉,一系列荒诞又引人深思的故事就此展开。从银幕拉开的那一刻起,我便被带入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跟随着戏班众人的命运起伏,或欢笑,或沉思,或感动。

  以前对陈佩斯的印象,就是那个傻乎乎吃面和腰里别着盒子枪当汉奸的低俗搞笑角色,没想到时隔几十年,他的艺术风格却出现质的变化。在《戏台》中极尽镜头,描摹无遗。这里他仍以喜剧为载体,却不流于表面的搞笑,台词不多,而是通过精准的语言动作、巧妙的矛盾设计和对生活细节的极致提炼,让观众在笑声中品味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领悟了人性的真善美与伪恶丑,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底层人面对强权政治的欺压,表现出的懦弱和无助。就像在《戏台》里,侯班主面在洪大帅的强权压迫下,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可转身在祖师爷像前,那偷偷抹泪的动作,将小人物在乱世中的无奈与心酸展现得入木三分。这种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演绎,让角色充满了生命的张力,也让观众感同身受。

  在《戏台》里,幽默与讽刺并存。洪大帅是一个仅仅只能认识“金”字的大老粗,不懂京剧,却凭借手中的枪杆子肆意妄为,逼着戏班更改《霸王别姬》的结局,让霸王不能自刎,还要迎娶虞姬。这一荒诞的情节设置,让人忍俊不禁,可在笑声背后,却是对军阀强权的深刻批判。在那个混乱的时代,权力可以随意践踏艺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普通民众和民间艺人只能在强权的阴影下艰难求生。戏班众人面对洪大帅的无理要求,虽满心不愿却又不敢反抗,只能委曲求全,这种无奈与悲哀在幽默的情节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部电影中,最打动我的,是陈佩斯对艺术风骨与坚守的呈现。戏班名角金啸天虽被鸦片摧垮,却在枪口下找回了艺术家的尊严,坚持唱原词 “力拔山兮气盖世”。男旦凤小桐坚守艺术底线,面对强权的压迫,最终以跳河来捍卫尊严。他们在现实中的挣扎与无奈,与舞台上的戏剧情节相互呼应,强调了戏比天大的分量。我觉得这一点有些过了,依然没有跳出创作上旧的窠臼,有意无意中拔高他们朴素的品行。在现实生活中,戏班子走南闯北,不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吗?连饭都吃不饱,何谈艺术追求呢,很多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卖艺人,都没有体现过这种戏比天大的艺术理想,即使有艺术传承,归根结底还是为后人有饭吃。戏比天大只能是一种理想,一种精神而已。

  影片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那就是戏班众人在炮火中坚持演出。当戏台外面战火纷飞,观众纷纷逃离,台上的霸王和虞姬依旧眼神坚毅,唱腔有力地唱着戏。这是鼓励在充满诱惑与浮躁的时代,我们需要这种戏比天大的精神了。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无论遇到多少困难,我们都应该坚守自己的初心和信仰,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左右。

  还有就是黄渤饰演的票友大嗓儿,角色拿捏的非常到位,无论是与平民交谈,到后台给角儿送包子,还是戏弄洪大帅,或是被迫顶替名角救场,几番角色转换都那么自然,在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情节中,突出人物性格,无可挑剔,达到嬉笑怒骂道尽人间心酸事,胡说八道诉出人间至理情的效果。

  《戏台》这部电影,不仅仅可以充实娱乐我们的生活,增强国人的审美情趣。更告诉人们在这纷杂浮躁的社会环境中,应该停下忙碌的脚步,静下心来去欣赏一部像《戏台》这样有深度、有内涵的作品,从影片中汲取力量和勇气,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作者简介:吉农,笔名曲辰,1953年生于西安,1970年中学毕业,赴陕西紫阳参加襄渝铁路建设,编入铁道兵二师六团学生三连,退场后分配到陕西省长途电信线务局,1989年调入西安市物价局,先后任价格检查局科长、副局长兼价格举报中心主任等职。期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西安市十佳人民公仆,市级劳模和优秀党员称号,2013年退休。
       本人爱好写作和摄影,多篇散文在《长安瞭望》、《秦川文化》、《西安旧事》以及网络杂志发表,多幅摄影作品在影展获奖

  (题头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