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铁道兵领导传略:李寿轩

 



 




铁道兵战友、书法家扈振衣题写标题。
 

李寿轩 (1906-04~1984-09)

李寿轩,湖南省邵东县人,中共党员,1954年3月至1968年6月,任铁道兵副司令员、司令员。

1926年7月,李寿轩在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师当兵,参加了北伐战争。1928年2月参加平江起义。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任红五军五纵队五大队中队长。12月,红五军编入红四军序列,部队缩编为红四军第三十团,李寿轩任三十团第五纵队五大队中队长。1930年5月,根据中共湘鄂赣特委关于以平江暴动为中心举行“红五月暴动”的指示,时任四纵八大队大队长的李寿轩率部担负从平江城北区进攻的任务。8月,李寿轩任新组建的三军团第十六军第九师七团团长。12月,部队转战到湖北,在攻打通城的战斗中,李寿轩指挥全团作战有功,受到师的奖励。李寿轩先后参加湘鄂赣苏区的第一、二、 三、四、五次反“围剿”和长征。1933年9月,红军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时,李寿轩率部参加黎川、沙县、五都寨、东华山、新桥、太阳山等战斗。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李寿轩所在的第三军团为右路纵队,在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时,李寿轩所在的十六团成功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红星纵队”(中央机关)过湘江的任务。遵义会议后,红军进行缩编,李寿轩领导的三军团独立团与军团第四师十团合编,李寿轩任团长。1935年8月,调军委警卫营任营长。同年12月,到第一方面军第十五军团八十一师任参谋长,参加了红军东征战役、西征战役和南下作战。西安事变后,红十五军团八十一师调延安与陕北部分地方武装组建为红军第二十七军,李寿轩任军参谋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寿轩调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毕业后任八路军总部司令部参谋处第三科科长。1939年,到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三纵队任副司令员。为粉碎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李寿轩在“百团大战”中指挥抗敌决死队三纵队进行了11次较大的战斗,共毙伤日伪军332人。“百团大战”结束后,李寿轩任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1941年5月,入军事学院学习,1942年4月转入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秋,党中央在延安组成赴东北干部团,李寿轩任司令员。1945年11月中旬成立松江军区,李寿轩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7年4月,松江军区机关移驻哈尔滨市,李寿轩兼任卫戍区副司令员。

1948年7月,李寿轩任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又称东北铁路修复工程局)第一副局长兼纵队参谋长。辽沈战役期间,李寿轩组织指挥纵队的4个支队分别由3个方向前进抢修,积极支援锦州作战、围困长春作战及解放沈阳作战。12月上旬,铁道纵队入关抢修北宁铁路关内段,支援平津战役。平津、淮海战役结束后,为支援渡江作战,李寿轩率领部队提前完成津浦铁路北段333公里的战时抢修任务。1949年5月16日,中央军委命令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李寿轩任参谋长。渡江战役后,为配合各野战军追歼残敌,解放全国大陆,铁道兵团立即投入陇海、粤汉、平汉、北同蒲等铁路干线的抢修。李寿轩以主要精力抓部队抢修,他的指挥所就设在洛阳火车站的列车上,就近指挥部队抢修。为配合第四野战军向湘赣、两广进军,决定加强对江南铁路抢修的组织领导。11月上旬,铁道兵团在衡阳设立前方指挥所,李寿轩兼任指挥所司令员,指挥兵团部队及铁路员工参加湘桂、粤汉等铁路的抢修。1949年底,全国大陆除西藏外全部解放,李寿轩又参与指挥铁道兵团开始大规模的铁路永久性复旧工程, 京汉、粤汉、陇海三大铁路干线均按上级要求,提前完成修复任务。

1950年6月,李寿轩任铁道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铁道兵团部队先后入朝执行铁路保障任务。1951年2月15日,李寿轩在沈阳主持召开朝鲜境内铁路抢修第一次工程会议,总结铁道兵团部队入朝三个月抢修铁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加强铁路反轰炸抢修的措施,为加强兵团在朝部队的组织领导,会议决定成立铁道兵团前方指挥所。2月18日,李寿轩率领指挥所人员由安东入朝。3月25日,李寿轩主持召开前指抢修会议,会议研究决定抢修重点以西线为主,兼顾东线,并集中力量巩固后方,保证运输畅通。为加强对铁路抢修、运输和高炮部队的统一协调和指挥,6月27日中央军委决定组成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李寿轩任联运司令部副司令员兼抢修指挥局局长。为粉碎敌人的“绞杀战”,1951年9月8日,联运司令部决定成立前方抢修指挥部,李寿轩兼指挥部司令员。在朝期间,李寿轩组织指挥铁道兵团部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出色完成前进抢修、抗洪保桥、粉碎“绞杀战”、防敌登陆抢建新线铁路、帮助朝鲜重建家园等各个阶段的任务,与兄弟部队一起创建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1953年9月9日,中央军委命令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李寿轩任铁道兵第一副司令员,是铁道兵最早领导人之一。他十分重视学校建设和干部培训工作,1954年8月,他在铁道兵党委第二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学校建设和培训干部的具体意见。在他的关心和具体指导下,铁道兵学校先后开办了以铁道桥梁、建筑、工程机械等专业为主、学制2年的本科班,以铁道兵专业技术为内容的指挥军官深造班及高中级完成班、速成班等。为办好铁道兵学校,在李寿轩的建议下,铁道兵党委报经中央军委批准,派后勤副司令员龙桂林到石家庄铁道兵学校任校长,还从部队抽调一批有实践经验的技术干部到学校任教员。铁道兵从朝鲜回国后,大批老兵复员,部队的技术骨干减少,为适应修路任务的需要,李寿轩要求各师、独立团有计划地培养技术兵员。1954年组织7个军事教导营,1955年10月,又在鹰潭市组建训练基地,成立铁道兵军事训练办公室,主抓专业技术兵员训练。在李寿轩的重视指导下,从1954年至 1957年,铁道兵学校为部队培养具有中专水平的学员1411人, 深造指挥军官484人,培养各类技术兵3.49万人,为铁道兵部队参加国家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奠定了基础。

1957年9月,李寿轩任铁道兵司令员。他主持研究制定了1959年至1962年铁道兵科学研究规划。1963年3月,李寿轩在技术干部大会上作了《大力加强技术工作建设,充分发挥技术干部作用》的总结报告,号召工程技术人员向科学技术进军,明确提出各级总工程师的职务相当于同级副参谋长,做到有职、有权、有责,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技术干部的积极性。同年4月,李寿轩为落实周恩来总理关于铁道兵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为国家积累资金的指示,率领工作组到江西向(塘)乐(安) 铁路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与官兵同吃同住。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制定了施工连队、土方机械连、汽车连、修理连、器材供应、师团机关组织指挥、基建成本及计划编制等7个方面的经济核算办法,下发连队试行,为加强部队经济核算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1963年11月,李寿轩因积劳成疾,突发广泛性心肌梗塞,从此,长期休息养病。

李寿轩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84年9月2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吕连亭、樊鸿锡、刘贤福、刘忠杰、唐飞撰稿;梅梓祥选配图片)

李寿轩将军光辉战斗的一生

 

1955年,李寿轩被授予中将军衔。
 



参加井冈山斗争的部分同志1938年在延安的合影。第一排左起为:梁军、谭冠三、谭政、滕代远、萧克、林彪、毛泽东、高自立、何长工、曾玉、欧阳毅;第二排左起为:胡有才、孙开楚、谢汉文、江华、朱良才、吴溉之、李寿轩、张际春、谭政文、李克如、韩伟、龙开富、谭希林、刘型、陈伯钧、张令彬;第三排左起为:徐日文、曹里怀。

 

1945年冬,(右起)张秀山、李天佑、李寿轩、李国华在松江。
 


 

1954年2月23日,全国人民慰问团直属总团在总团副团长彭泽民(中)带领下,来铁道兵领导机关进行慰问。李寿轩副司令员(右)、崔田民副政委(左)率机关干部战士热烈欢迎慰问团。

 

1954年3月2日,中共铁道兵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到会代表127人。会议研究制订了铁道兵建设和参加修建祖国铁路的方针与任务。会议选举产生王震等23人组成的中共铁道兵委员会。王震为第一书记,崔田民为第一副书记,李寿轩为第二副书记。图为出席党代会的全体代表合影。

 

刊发于1954年7月26日《铁道兵》报。

 

苏联专家为鹰厦铁路设计、施工做出贡献。图为铁道兵司令员李寿轩(左2)、政治委员崔田民(右3)、副司令员郭维城(左1)、副政治委员王集成(右2)同苏联专家(左3)在一起。

 

1957年9月5日,国防部对李寿轩、崔田民的任职命令。

 

1959年2月20日,毛泽东、周恩来、陈云、彭德怀、陈毅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出席铁道兵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全体代表。毛泽东主席同铁道兵司令员李寿轩(左2)、 政治委员崔田民(右2)、副司令员郭维城(右1)等领导亲切握手。毛主席说:你们要多快好省地修建铁路。

 

1959年3月28日,铁道兵在浦阳江上进行铁路浮桥架设演练,铁道兵司令员李寿轩(中)、 铁道兵副政治委员王集成(左1)在抢架浮桥现场指导工作。

 

1961年,铁道兵司令员李寿轩(右)和铁道兵政委崔田民。

 

1963年春,铁道兵司令员李寿轩(左1)、副司令员罗华生(右2)同工程技术人员研究铁道兵参加林业资源开发的兵力部署。

 

河北省新乐县中学语文教师李定禄带领12名学生当铁道兵,李寿轩(左)同“师生班”班长、李定禄亲切交谈。

 

1965年7月1日,地铁开工典礼结束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前排右2)在铁道兵司令员李寿轩(前排右1)、副政治委员王集成(后排左1)陪同下,视察了参加地铁施工的铁道兵部队。
 

李寿轩和夫人合影。

 

李寿轩发表于《铁道兵》上的回忆录《平江起义片断》

 

李寿轩发表于《人民日报》的回忆录《红五军的艰难岁月》。

 

李寿轩为1951年元旦《铁道兵》报题词恭贺新年。

 

李寿轩逝世,《铁道工程报》(原《铁道兵》报)刊发消息。

 

湖南省邵阳县李寿轩故居。
 

湖南省邵阳县李寿轩雕像。
 

编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