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万岁》:镌刻在音符里的山河
史诗与时代心跳【原创】
《祖国万岁》,这首由朱海作词、刘青作曲、谭晶演唱的经典作品,既是为新中国六十华诞量身定制的礼赞,更是穿越时空的民族情感共鸣腔。2025年国庆节前夕,湖北省老年大学声乐基础2406班在张弥老师的指导下学唱此歌,让跨越16年的旋律再次激荡,为祖国76周年诞辰奏响岁月和弦——当银发与童声般的旋律相遇,恰如历史与当下的双手相握,让歌词里的山河与时代,在歌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一、诗画开篇:历史与现实的时空叠印
“沿着鲜花的长街走向纪念碑”,开篇以蒙太奇般的画面感撕裂时空。鲜花是庆典的仪仗,长街是通向历史的脉络,纪念碑则是凝固的记忆坐标。这行走的姿态,让每个字都带着脚步声——那是无数人用热血与青春铺就的道路,此刻正被“亲爱的战友”以拥抱相认。“喜泪在飞”四字如滚烫的音符,凝结着重逢的炽热、使命的传承,更有历经沧桑后的释然。当国旗在旋律中挥动,“山河美”三字突然有了具象:红与黄的经纬间,是长江银链般的蜿蜒,是昆仑脊梁似的巍峨,是稻浪翻滚的平原生机,也是雪域高原闪耀的圣洁光芒。
二、精神图腾:天安门前的时代交响
第二段以“天安门”为精神图腾的锚点,“幸福的阳光”落在肩头,便有了可触摸的温度;“放歌吧”的呼唤撞向城楼,瞬间化作雷鸣般的和声。当“满天的礼花”在旋律中炸开,“梦想腾飞”不再是修辞——那是敦煌飞天的绸带化作火箭尾焰,是茶马古道的驼铃变成高铁的呼啸,是每个平凡人眼中闪烁的憧憬,在夜空里绽放成璀璨星群。“青春的年代”四字最动人心魄,它让岁月有了鲜活的肌理,让“今朝更美”成为触手可及的呼吸,仿佛能听见时代脉搏在音符里跳动。
三、双重叙事:个体足迹与民族剪影的和弦
歌词中藏着两条隐秘的叙事线索:一条是“走过地球上许多地方”的个体视角,用“我的最爱是你生日之美”将个人足迹升华为深沉的民族认同;另一条是“许多兄弟姐妹”的集体叙事,以“和谐之美”勾勒出56个民族手挽手的剪影。当“为你祝福为你贺岁”的叠唱响起,母亲与祖国的意象悄然重叠——贺岁的鞭炮声里,既有家家户户的团圆灯火,也有九州大地的同心结,让小家与大国的情感在旋律中同频共振。
四、三重呐喊:从胸腔到山河的情感瀑布
最后的三个“祖国万岁”是歌词的高潮,更是情感的瀑布。它让所有的画面、意象、情愫汇聚成同一个声音——那是长城砖石里的历史回响,是黄河浪尖上的文明共鸣,更是每个中国人胸腔里与时代同频的心跳。这声呐喊里,有对历史的致敬、对当下的珍惜,更有对未来的期许,如一束光穿透歌词,照亮更辽阔的山河岁月。当歌声落下,余韵里仿佛能看见:长城蜿蜒成五线谱,黄河奔涌成旋律,而每个中国人都是跳动的音符,共同谱写着永不落幕的祖国颂。
合卷沉思,这首作品早已超越音乐文本的边界。它是用文字筑成的精神长城,每块砖都砌着“鲜花长街”的芬芳记忆;是用意象织就的时代云锦,每寸经纬都透着“梦想腾飞”的生命热度。当2025年的朝阳特别是“九三阅兵”为人民英雄纪念碑镀上金边,那些词句随晨雾升腾,在耳畔化作永不褪色的咏叹——这是一个民族对母亲最滚烫的告白,在时光长河里,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而湖北省老年大学学员们的歌声,恰是这告白中最动人的续篇,让山河史诗在新时代的音符里,继续镌刻属于中国的心跳与荣光。
2025年9月29日,湖北省老年大学声乐基础2406班部分同学合唱《祖国万岁》。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