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谢忠国
读朱海燕《我的连队,变成一片废墟,卧在我的记忆中》——值得拜读,更值得推荐热读的好文章
朱海燕总编辑的投笔从戎至破茧成蝶,序章里的心路历程,其可读性在于叙事真实,才思泉涌去雕饰;标配的“逆袭版”延伸,可亲近、生敬佩,百读不厌。
特招进入铁道兵序列,第一门“功课”,“毛坯”入炉淬火成钢,真实意义上的脱胎换骨,而且是从鱼米之乡的秀美江南,次第逆行,姹紫嫣红和鸟语花香,渐渐进入颜色“变脸”,由绿变黄,沟沟壑壑,枯黄和黄土高坡;渐行渐远地把故乡甩进梦里,撞击认知的大考刚刚拉开帷幕,黄沙铺天盖地,狂风怒号,闷罐军列里的体验,伴随飞沙走石,荒漠戈壁滩,荒无人烟,一望无际的荒凉,把一颗炽热的心降到冰点。列车齿轮咬动钢轨的持续震撼,远超想像的狂风,形成碾压式“蹦迪”曲,这道考题令人懵圈,悬着的心似乎被掏空,曾经的热血沸腾和信誓旦旦,被严酷的现实击得“粉碎”。
第二道题“梯田式”前移,按照描述,进入高原缺氧环境,高反是必答题,必修课。具体症状为,胸闷气短,无力腿软,头晕头疼恶心呕吐,特别是无助感和挫败感连同失望至极,叠加成一座令人望而生畏又却步的山峰,与佩戴红花激情澎湃登上军列,那种内心憧憬,此时荡然无存。
介绍连队生活,军营淬火成钢是第一步,沿着时间的河流度过一段难忘时光,务实是顺流而下的命运舵手,逆流而上的自醒、自强、自我加压是现实链接梦想成真。
虽然在连队生活短暂,但是,这个“大染缸”着色厚重。
经典演绎,迭代自我,在得到诸如老班长,老战友,多数连首长宠爱有加时,一股“邪风”裹着贼心之光,以极寒的形式叫板和逼宫,朱总的理性与智慧,在于清晰洞彻自己是一支勇往直前的潜力股,如果选择人生叉道口转向,一定在自己心仪的才俊上次第花开,把命运之舵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炮程之内的准星心知肚明。
西部放歌虽寂虽孤虽险象环生,最大的收获,在军营塑造坚韧的同时,弥足珍贵的经历,纯天然的战友情深,都给他的远大抱负和理想插上振翘高飞的羽翼。部队首长们慧眼如炬,慧眼识珠,惜才用才的果断行动力,成为助推“火箭”升空的强力“发动机”。
随后几十年的硕果累累,呈现作品的参天大树上的繁华盛景,主宰命运和事业的方向,无论在铁道兵序列或中国铁建乃至全路全国,都是实至名归般一笔惊鸿存在。是源源不断盛产的宏篇巨著和教科书式的精品力作。
作者简介
谢忠国,男,1957年1月12生,1976年12月应征人伍。
89338部队9连,团宣传股报道组报道员。89208部队天津蓟县基地,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师基地连队班长、文书。
89336部队15连文书,团军务股,指导员。
编辑: 周健(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