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大胆的发家史》老爷们儿聊天记
之十九【原创】文章连载
“闷热的天气,一丝风儿也没有,真让人不好受。周边都下了很大的雨,就连北京附近都被洪水淹了。唯有我们安阳一带入夏以来连一场像样的透雨都没有下,真是邪门了!我最怕这样的天气。”
我一边用塑料扇子扇着身上的汗水,一边嘟囔着这鬼天气。
“不但天气不好,现在的钱还不好挣呢!”刚从外地回来的老杨接着我的话说道。
称他为老杨,其实他比我们这一帮爱聊天的人都年轻,他还不到六十岁。
他接着说:“这两年钱真不好挣,不但做生意的感叹生意不好做,就连那些大学生一出校门就成了失业者。尤其是那些开实体店的,干实体企业的,还有那许许多多的像我这样打零工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实体店关门的越来越多,实体企业的利润越来越薄,根本养不起工人。农民工更是窝在村里走不出去。这不,我出去转了三个地方,都没有找到活儿干。路费花了两三千,屁都没有捞到一个。”
老安说,“要说最好挣钱的年代,还是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便搞点啥都能挣大钱。
“那时候国家支持你,政府支持你,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只要你胆大敢干就行。”老甄深有感触地接着老安的话说。
老金说:“可不是吗,当时咱安阳的刘大书记就催着银行放款!放款!催着下面的企业贷款!贷款!催着各个部门招商!招商!至于银行放款后能不能够收回,那就不管了。至于上马了新项目能不能赚钱,也是以后的事情。总而言之,先上马再说。
老甄说:“ 确实是这样,当年我想开办一个塑料厂,原计划最多向银行贷个三万五万的,把废旧塑料加工成颗粒,多少赚几个钱。谁知道政府招商办听说我要办工厂,镇书记亲自找到我,鼓励我贷款,让我要干就干大的,上规模,上档次,来个大干快上。书记亲自为我联系银行贷款,联系生产场地,联系工商部门办理执照,等等。我这个人也想干点大事,结果,这个小厂规模越来越大,银行贷款越来越多,最后竟然欠银行一千九百万。说实话,起初也赚了不少钱,可那是我们全家老小辛辛苦苦,没明没夜起早贪黑赚来的。要全部还给银行利息本金,我实在有点心有不甘。到后来,社会上的私营企业越来越多,同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厉害,利润越来越薄,企业运转越来越困难。”
老甄的烟瘾很大,他狠狠地吸了一大口,继续说“面对这么多的本金,这么多的利息,怎么办?左思右想,思想斗争了好多天。最后决定:“去逑!管他呢。当初又不是我非要贷这么多款,再说了,这钱又不是我欠私人的反正是公家的银行。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我把厂里设备值钱的东西都卖掉,老子破产了!你们爱咋地就咋地吧!”
“最后怎么处理你呢?”老铁迫不及待关切地问道。
“最后,我被判了两年,坐了两年牢,这事就这么算了。”老甄回答道。
老铁惊讶地问:“哇塞!只判你两年?要是我,判我十年八年我都没有意见。多长时间才能赚一千九百万哪!”
“要是我,吓死我也不敢贷那么多款。”老张说。
在部队当过政治干部,退伍回来又在政府当过书记的老沈说:“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政策,造就了一批特殊的人,一批胆大的人,一批“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的人,这批人鱼龙混杂。但是,绝大部分都发家致富了,如今应该都在安度晚年了!”
爱开玩笑的老蒋对老甄说:“你老甄就是那个大胆的黑猫,你可真胆大呀!”
“就是!就是!老甄真胆大!”
好几个人都附和着说。
(范顺成于2025年8月6日)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