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我们开掘的隧道:黎湛铁路

  近期的公众号,我拟做两个专题:我们开掘的隧道;我们架设的桥梁。

  叶剑英元帅为铁道兵题词;“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铁道兵和平建设时期担负国家铁路建设任务,铁路修建的主要工程是隧道、桥梁。“逢山凿路、遇水架桥”是铁道兵的工作特征,也是铁道兵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精神。

  铁道兵1953年至1983年新建铁路干线、支线、联络线、专用线12594公里,约占新中国成立后新建铁路的三分之一;修建铁路隧道1653座,912005.9延米,其中3000米以上的隧道29座、119687延米,约占新中国同期新建铁路隧道百分之五十左右。

  中国幅员辽阔,多山之国。修建铁路,穿越崇山峻岭的阻遏,就要开掘隧道。地上景观精彩,地下世界复杂。地层深处的隧道,工作面狭窄,作业条件差,技术要求高,自然因素变幻莫测,人身安全时有威胁:碰到破碎、松散的覆盖层,塌方;岩爆,烟状粉末、碎石如弹雨喷射;涌水、泥沙、泥石流,淹没隧道,造成洞顶、地面塌陷;软岩,产生基底隆起或下沉;岩溶、暗河、腐蚀性地下水;高温、低温、永冻层;有害气体、瓦斯爆炸等等,如同“妖魔鬼怪”,无处不在,随时吞噬人的生命。

  三十个寒暑春秋,英雄的铁道兵奋战万水千山,以血肉之躯、钢铁意志,洞穿一座座绵延的大山, 将不朽的业绩与精神镌刻在祖国的大地上。

  今天介绍黎湛铁路的鸣水隧道。

  鸣水隧道施工

  黎湛铁路起自广西黎塘,终止广东湛江市,全长315.6公里。1954年8月,铁道兵第1、2、4、6、10、11等6个师和独立桥梁团抢建,8个月完工,创造中国铁路建筑史上的奇迹。铁路所经地区为平原与丘陵,路基填挖多,仅有一座113米的鸣水隧道,由铁道兵二师负责施工。

  鸣水隧道施工

  黎湛铁路是铁道兵抗美援朝凯旋回国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中国铁路隧道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从2张照片看,鸣水隧道开掘,已不是大锤、钢钎打炮眼,而是风钻钻孔、爆破,采取上下导坑开挖,原木支护,翻斗车装碴、有轨运输。只是迷惑不解,战士穿着工作服,戴简易防尘口罩,为什么没有佩戴安全帽呢?

  铁道兵奔赴黎湛铁路。

  黎湛铁路通车

  “隧道”“桥梁”两个专题,希望铁道兵战友积极参与、互动,将有关开掘隧道的照片、诗文、美术作品等用微信发给我,我在“专题”中发布。

  下期介绍《我们开掘的隧道:鹰厦铁路》

  2020年1月9日,黎湛铁路线鸣水隧道,铁路职工焊接缝连钢轨接头,为千万旅客铺平平安回家路。

  隧道知识:

  1970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召开的隧道会议综合了各种因素,对隧道所下的定义为:“以某种用途、在地面下用任何方法按规定形状和尺寸修筑的断面积大于2平方米的洞室。”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