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岁月】一纸嘉奖令

退休时,打开档案袋细细查看,看到自己的履历,很是感慨万千。数十年获得的奖励有优秀共产党员、文明职工、先进生产者等等,那是自己走过的历程。突然,我的目光停在了一张连嘉奖表上,那是一张嘉奖令,纸张有些发黄,事由是抢救火灾。虽然那是我部队唯一的一次获奖,但是我仍然激动不已。
手捧那张嘉奖令,不由回忆起那次火灾发生的起因和救火的经过。
那是1983年11月中旬一天的中午,由于青藏铁路已进入客运阶段,没有施工任务,而我们搞汽车运输的汽车兵也没有出车,因而,一般中午都在午睡,或是去别的班排、别的连队找老乡玩。
突然,连队营区大院吹起了紧急集合哨声和连领导的呼喊声。听到哨声,战友们赶紧穿上衣服,跑到大院。一到大院,就听到连长高喊:“同志们,炊事班的小作坊失火了,快去救火!”
火情就是命令!战友们迅速出动,在连领导的指挥下,拿着铁锹、脸盆、水桶等,快速奔赴现场。
由于负责小作坊的湖北籍战友外出,失火小作坊的门还紧紧锁着,而房内已升起滚滚浓烟,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烟味,让人几乎无法靠近。
面对火情,连长拿起铁锹将铁锁砸掉,打开房门,只见房内已有明火窜出。
初步判断,是小作坊生豆芽,煤灶升温将捂在豆芽上的棉被引燃,并引燃墙上木质物件,以至火苗燃到屋顶。
当时我所在部队房屋的墙壁是干打垒或是土砖砌筑的,而房顶横梁则是用圆木支撑,然后是一层竹帘,竹帘上铺上竹席,竹席上铺上油毛毡,再在油毛毡上铺上一层厚厚的土,土铺好后,洒点水,用抹子抹一抹,房顶就比较光滑,既防水又好看。
而此时这种结构的房屋着火后燃得更快。见此情景,连长命令一部分战士拿着脸盆、水桶去炊事班弄水灭火,一部分战士冲进屋内抢救物品,我与几个战友爬上房顶,泼的泼水,拔房顶的拔房顶。
不一会明火就被扑灭,只剩下屋内还在冒烟的物品。对此,连长吩附一定要将暗火彻底扑灭。
经过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大火被彻底扑灭。
就在我和几个战友从房上下来时,由于土坯墙被泼上去的水浸透,我站立的地方突然崩塌。万幸,墙不高,坠下时,只是将脚踝弄伤,腰扭了一下。但是,却将连领导吓得不轻。连长几步跑进已是残垣断壁的小作坊将我扶起来,查看我的伤情。
我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脚和腰,对一脸关切的连长说道:“没有关系,只是扭了一下脚和腰。”
虽然我的伤情不重,但连长仍然派车将我送到师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连、排领导都来看望我,并给我带来了奶粉、麦乳精等营养品。
半个月后,我的脚和腰活动自如,出院的时候,还派车将我接回了连队。
不几天,连里作出决定,给予我连嘉奖一次。连领导还说,这是铁道兵即将集体转业至铁道部,连里最后一次颁发此项奖励。
虽然是最基层的小奖,但我仍然很高兴、很欣慰。

编辑: 周健(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