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云南澄江市战友军嫂
拜访多彩贵州黔东南州李指导员等战友军嫂
金秋九月,天高云淡,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美丽的季节,云南省澄江市战友(1979年兵)魏忠明、李跃光、李兆明、赵志开、普万学战友与军嫂一行七人乘坐自驾车辆9月15日从春城昆明出发,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条路线红军长征战斗过的地方),拜访当年的接兵首长37团李天吉指导员与战友军嫂。
今年全国两会后,李天吉战友得知当年他第二次接兵的战友在云南澄江市的信息后,于四月23日邀请37团政治处几位战友与军嫂,前往澄江市看望,受到了澄江战友的热情接待(我曾拟文《我们还是当年铁道兵哥亲如兄弟》刊登在《今日头条》、《铁道兵文化网》、《老兵网》等)。
李兆明等战友军嫂不远千里于9月16日抵达苗岭新都凯里市。李指导员和黔东南铁道兵组委会在凯里天籁酒店设晚宴招待,前来祝贺的有铁一师、二师、四师、八师的战友军嫂,三十余人欢聚一堂,高唱军歌,唱响《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在欢迎晚宴上,李指导员致欢迎词,他说七彩云南多彩贵州彩彩相映,云贵高原,山水相连,战友情深,澄江战友到凯里,清江欢笑苗岭相迎,两地战友重相聚,万语千言情满怀。并逐一介绍了澄江、凯里两地战友和军嫂。黔东南组委会副会长夏芝贵、潘黄志等用土茅台酒向澄江市战友军嫂敬酒,敬酒声、歌声、欢呼声响彻酒楼,大家仿佛又沉浸在当年的军营。席后李指导员带澄江战友军嫂参观了凯里人防工程――地下商业街,并合影留念。
翌日上午,李指导员与夫人和凯里战友熊贵勋、李卫成、宋成元作向导,带澄江市战友军嫂游览了西江千户苗寨(世界十大乡村度假胜地)。李鸿忠(37团20连文书、西江中学高级教师)介绍说:这里有苗族天然博物馆,拥有苗族文化底蕴,其建筑、歌舞、服饰、银饰、语言、饮食等,是传承苗族文化内涵的基地,被誉为“芦笙的故乡”、“歌舞的海洋”,是著名的乡村旅游景区。战友军嫂在景区里纷纷打卡留念。
中午,李指导员一行抵达天下苗族第一县台江。台江县籍铁八师37团战友刘忠(1969年兵二连炊事班长)、刘正和(1966年兵
四营通讯班)他俩介绍台江县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县、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7%,史称“苗疆腹地”,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地,有依山傍水的苗族吊脚楼,苗族刺绣、银饰盛装、舞龙嘘花、笙鼓舞蹈、施洞龙舟、反排木鼓舞,尤其是台盘村的“村BA”,《人民日报》等媒体曾作专题报道。台江两位战友请大家到农家乐就餐,席上酸汤牛肉,火锅牛瘪、“麦抓”(黄虫)等山珍美味,战友来了喝老酒,上“家济布”(杨梅泡酒),兵哥军嫂高歌《铁道兵志战士在四方》等军歌,话闸子打开了,畅谈在部队与地方那些事儿。魏忠明战友激动地说:听到你们台盘村BA消息后,让我回想起40多年前与李指导员等战友,在37团新兵营九个队中篮球比赛获得二等奖的情景…
下午,战友军嫂马不停蹄地赶到镇远县城。该县是国家级五A旅游景区,历史文化古城,舞阳河穿城而过,碧波荡漾,被称之为国内的“威尼斯”。当年红军曾在老大桥打过阻击战,抗战的“和平村旧址”,是经国家批准,贵州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镇远县杨再德战友(原37团宣传队沙家滨剧组刁参谋长扮演者)与夫人李启明设家宴招待澄江、凯里战友军嫂,还邀来妻弟五人作陪,其中一名老弟还参加过老山反击战,大家唱起了《我是一兵》,《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等,其乐融融。席后万家灯火,李指导员带领大家观看镇远县城夜景,只见两岸灯笼成排排,倒影在河面上闪烁,街上车水马龙,人们穿息不停,商铺张灯结彩迷人,一派繁荣景象。
次日清晨,大家在石板街上步行,购票上公交车往青龙洞(市庙)参观。武文光(1969年兵,37团军人服务社,县文物馆长,全国文物保护先进工作者)战友介绍:青龙洞是周恩来总理强调保护的国宝。庙里有从缅甸请来的玉佛(高二米多,重量达两吨多)。青龙洞是历史名城主要物古迹,建于1500多年前,位于城东喀斯特狭长带一万多平方米山上,古树参天,古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楼中有洞,洞中有楼……
大家跟着杨再德沿着护墙河,走到“和平村旧址”陈列馆,这曾是收押在抗战中被俘日本战犯改造所。参观后,战友与军嫂受到深刻地爱国主义教育,表示勿忘国耻,向英雄致敬,赓继红色血脉,吾辈,奋发图强,保家卫国。
耳闻目染,澄江市战友军嫂深深地感受到黔东南这块土地既神奇又美丽,既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又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令人流连忘返……。
几天短暂观光与交流,战友军嫂深情地吟唱:
战友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有过多少战友,仿佛就在身边。
战友相缝都是甜,如今举杯祝福。
兄弟战友平安,我与你今同醉。
想念哪岁岁年年,四海皆兄弟情有缘。
战友情暖心间,延年益寿向明天。
你我战友互通互联,传承铁道兵文化在肩。
李兆明战友在返程时发出深情邀请,待我家姑娘出嫁时,欢迎黔东南战友军嫂来作客,请你们来喝喜酒!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