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上的桥梁“魔术师”(2)【原创】
奥秘全在“道具”里,拉林铁路是青藏铁路的延长段,也是新建川藏铁路的西藏起始段,全线新建铁路403公里,桥梁就有120座,桥梁总长度84.510公里,占全线长度五分之一还多。跨越雅鲁藏布江的大桥就有16座,中铁广州工程局承建的贡嘎雅鲁藏布江特大桥是拉林铁路首跨雅江大桥,设计为特殊结构的节段拼装梁桥。
当笔者终于弄明白什么是节段拼装梁桥时,就努力试图用外行人听起来也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桥梁即两个桥墩或桥台之间的建筑,不管是什么材料建造,一般不外乎是两种方式,一是预先制好整个梁体,再整体吊装到桥墩上固定;另一种是在两个桥墩之间打模板、扎钢筋,现场灌注混凝土制成梁体。前者简称为预制梁,后者简称为现浇梁。而节段拼装梁则介于两者之间,就是预制梁体时不是预制整体梁,而是分成数个节段预制,然后在两个桥墩之间将预制的各个节段梁箱体悬空用胶水粘接为一个整体,架接在桥墩之上。
贡嘎雅鲁藏布江特大桥全长5726.54米,是拉林铁路最长的一座铁路桥,共有131个桥孔。在拉林铁路全线120座桥梁中,1800多孔桥梁都采用32米简支T梁,只有贡嘎雅鲁藏布江特大桥跨越雅鲁藏布江主河道的81孔采用的是48米节段箱梁,主河道之外50孔桥仍为32米简支T梁。
担任一号造桥机机长的“小老虎”刘金春说,这是桥梁设计时考虑到雅鲁藏布江主河道必须要保持河道水流泄洪的通畅,所以加大了桥孔的跨度,由通用的32米改为48米,随之而改变的就是桥梁的结构由整体预制梁也改为节段预制梁。跨度48米的一孔梁如果制成整体梁,总重可达1200多吨,在江面上吊装架梁就需要更大型的起重设备,而雅鲁藏布江不通航,大型船舶进不来。而改成节段梁拼装,就比较易于在江面作业了。
说节段梁拼装造桥易于江面作业,也仅仅是相对而言。其实,采用节段梁拼装工艺造桥,在拉林铁路这是唯一的一座,在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上更是首次。造桥是在水流湍急、风沙肆虐的高原峡谷雅江江面上进行,必须悬空吊装拼接每节上百吨重的节段梁,每孔桥需要连续拼接十一节节段梁,然后张拉预应力,再整体落梁,这对第一次上高原担任造桥机长的刘金春来说也是首次,怎么可能没有难度? 这天晚上,刘金春给在武汉退休在家的爸爸打了电话,说了他将要在高原峡谷雅江江面上造桥的事。爸爸送给儿子八个字:“胆大心细,遇事不慌。”
说实话,“刘老虎”也没有在雪域高原造过这样的桥,随着造桥技术的快速发展,他已经不能再教给顶替他造桥的儿子新技术了,但仍然可以教给他处事方法。爸爸对儿子说:“你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吧,琢磨透了再干。还是那句话,凡事要胆大心细,遇事不慌。你能行!”
“嗯,您放心,我能行!”
“好好琢磨琢磨吧!”爸爸的这句话,叫刘金春一连几天带着他的一帮弟兄们都在雅江江面岸边来来回回地转。测了江水流速再测河谷风速,量了桥墩距离再绕着桥墩转,一边转,一边嘴里还念念有词,不时地掏出随身带的小本子记些什么。他的徒弟不解地问:“老虎师傅,您这是干什么啊?也教教我们呀!”
刘金春回答:“别急,我们先琢磨琢磨。”
贡嘎特大桥共有132个墩台、637根桩,目前,大桥全部桩基已完成,主河道内承台、墩身也将全部完工。高高地站在桥台上的老杨师傅看到刘金春这天又带人围着桥墩转悠,大声地跟刘金春喊叫着:“小老虎,什么时候看你们造桥啊?我这桥墩都在这儿等急了呢!”
刘金春笑笑:“别急,我们先琢磨琢磨。”
这天,刘金春又带人来到项目部节段梁预制梁场琢磨琢磨。
中铁广州工程局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贡嘎特大桥项目部节段梁预制梁场承担着贡嘎特大桥项目内81孔共891节段的节段梁预制任务,是拉林铁路全线最大的节段梁预制场。按照拉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的建设要求,强力推进工厂化、专业化、机械化、信息化的标准化建设,打造绿色高效的标准化制梁场。2017年4月19日上午,伴随着欢庆和锣鼓和鞭炮声,首节节段梁顺利浇筑,标志着节段梁预制工作全面展开。
节段梁梁体为单箱单室、等高度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每节预制节段梁长分4.35米和4.6米两种,高3.7米,重约100多吨。每孔桥节段梁采用11个节段梁,10个接缝。贡嘎雅鲁藏布江特大桥主河道上的81桥孔就是要用胶水将891个节段梁拼接而成桥梁整体。难啊!
看到造桥机长刘金春来到节段梁预制场,预制场场长李建桥打趣跟刘金春说:“怎么样啊,小老虎?造桥还得看你们。我这里把炮弹可都给你备齐了,就等着看你炮弹上膛把它们打出去了。”
刘金春还是笑笑:“别急,我们先琢磨琢磨。”
刘金春其实心里有数,等他把这一切都琢磨透了,终于拿出一份完整的造桥机施工作业方案,摆在大家面前。他说:“人们称我们造桥人是‘桥梁魔术师’,多难多险的大江大河上都能魔术般地变幻出一座美丽的桥来。可是你们知道魔术的奥秘在哪里吗?”
有人还以为刘金春机长要给大家变魔术,饶有兴趣地听着。
“魔术的奥秘全在道具。我们桥梁魔术师的奥秘就在造桥机上。眼下桥墩已经建好,节段梁也已经预制完毕,下一步就看咱们怎么样给它们在雅鲁藏布江上拼装起来。我们要选最佳方案,造最优大桥。”
大家这才明白机长这些天来带领大家游雅江、转桥墩、看制梁的意图,也都看到了机长和机修工精心保养造桥机一举一动。刘金春接连几天和起重司机孙新桥、申辉一道爬上爬下,对1号节段梁造桥机天车、提升站等设备重点部位精心保养。孙新桥师傅说:“机长,这是我们的活儿,我们保养就可以了,您歇着吧。”刘金春却说:“可这也是我的‘道具’啊。”
造桥机主导梁拼装是重要环节。主导梁安装总重150吨,方案采用两台220吨吊机拼装,选用的吊机吊高、幅度每台能吊重100吨,按双机抬吊每台作功80%计算,完全能够满足起重要求。可是对吊索的选用,刘金春感到有问题,经验告诉他吊索直径细了。
起重公司的技术人员打保票说:“直径42毫米的钢丝绳,没问题。我们刚刚在内地也是用这样粗的吊索吊装100多吨的构件,保证没问题。”
“可是这里是青藏高原,这里海拔3566米,不是内地!”
“那也足够了,安全系数达7到8倍了。”
“雅江江面上风大,节段梁的吊高又高,吊索细了,吊件容易摆动,降低安全系数。高原气压低,起重作业安全系数必须要提高几个等级才行。”
他们一时谁也说服不了谁。“官司”打到工程技术部,经过重新计算,果然直径42毫米的吊索达不到规定的安全系数,改用刘金春建议的直径56mm的钢丝绳吊装。
起重公司的技术人员拿到计算数据,对刘金春点赞说:“还是机长有经验。向您学习!”
刘金春倒谦虚起来,说:“也不是我有经验。您刚才不也说在内地就是这样吊装的,那不也是经验嘛!”
“嗨,您就别提这岔儿了。”
“不,我们对事不对人。高原作业,每个吊装的工作工况不同,吊高不同,安全风险就不一样。我们不能简单以内地的吊装经验来判定。尤其大型吊装,我们要对企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每个吊装工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大家再次对刘金春机长伸出拇指歌点赞。
终于,“桥梁魔术师”的道具造桥机也让刘金春琢磨透了。造桥作业方案也得到中铁广州工程局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和铁路总公司拉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的批准,万事俱备,只等择日造桥了。
造桥开始的前夜,刘金春又给爸爸“刘老虎”打了电话,告诉说:“爸爸,我已经都琢磨好、琢磨透了。”
“好!那就好!磨刀不误砍柴功。”
“嗯,明天就开始要造桥了。”
“好,还记得我送给你的八个字吗?”
“记得呢!胆大心细,遇事不慌。”
“好,你一定能行!”
挂了电话,刘金春美美地睡了个好觉。这十多天来他一直睡不好觉,他还以为是高原反应的缘故,看来不是。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