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兵故事精彩 新兵掌声热烈
2023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92周年纪念日,惨痛的历史、难忘的国耻让我们更懂得,祖国的强弱,与民众的安危息息相关,同仇敌忾、保家卫国是每个中国人光荣使命。当天下午三时,松江老兵讲故事宣讲团李旭亮、褚康龄两位老师,应邀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为大一新生军训班学员宣讲红色故事,激励同学们“继承光荣传统,热心报效祖国”。
组织大一新生进行军事训练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每年举行的重要课目,邀请老兵来宣讲红色故事也是军训计划的一部分。由于人数众多,除了主会场设在图文信息大楼507报告厅,其他连队在各自教室同步在线观看。当身穿军装,胸前挂满军功章、纪念章的李旭亮老师走上讲台,全场响起了热烈掌声。望着台下身穿迷彩服的军训学生,李老师心潮起伏,激动不已,因为他想起了自己的军校生活和军旅生涯。年轻时的他同这些年轻学子一样渴求知识、渴求进步,对前景充满期待和憧憬。今天,他以《中国军人的和平使命》为题,讲述当年受命参加联合国维和部队,在内战频仍的非洲莫桑比克担任军事观察员的一段战斗经历。因为要同外军同行打交道,必须具有较高的英语会话水平,李老师用英语Peacekeeping和Peacekeeping Forces对“维和”以及“维和部队”作了解释,获得全场学生会心的笑声。李老师说,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在内战阴影尚未完全散去的莫桑比克,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在干扰和影响维和使命的完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中国军人,我的行为举止代表中国和中国军人的形象,困难再多、危险再大,我都会全力以赴地战而胜之,出色完成战斗任务。虽然远离祖国亲人,孤军奋战,但我一点不感到害怕,因为党在我心中,我们十位中国军事观察员分散在不同地方执勤,但我们建立了临时党支部,受中国驻莫大使馆武官处领导,能随时接收党的指示,听到党的声音,让我们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第二位上场的是81岁高龄的炮兵战士禇康龄,胸前也挂满了军功章、纪念章。最耀眼的是那枚“在党五十年”纪念章,她见证了褚老师半个多世纪的战斗经历。褚老师上场的第一句话“同学们好”,声似洪钟,中气十足,真不愧是炮兵出身,说话都有大炮的威猛。褚老师的课题《我是一个兵》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当兵的艰辛和荣耀。他把自己的戎马一生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即一次“选择”、两回“蒸发”、三款“军装”、四临“死亡”、五写“血书”。他激情回忆19岁那年参加炮兵、随部队开赴罗布泊,在大漠深处为保卫核基地而战斗。后又奔赴越南参加援越抗美战争,在高炮的怒吼声中教训美国飞贼休得猖狂!胜利归国后他在淮河抗洪抢险战斗中任敢死队长,率领150位敢死队员与洪水博斗三天三夜没有上岸。中国军人的血性在一次次生死博杀中经受考验,只为一个光荣的称号——“我是一个兵”。
在宣讲中,褚老师从包里郑重取出一个玻璃瓶子,里面存放着他的战友,一位侦察兵在越南战场壮烈牺牲时鲜血染红的土壤,瓶子上写着烈士的姓名和牺牲时间,这个瓶子是褚老师的传家宝,看到她就会想起烈士的音容笑貌,想起那场残酷的战争,我军又一次打败了美国侵略者。褚老师的宣讲充满激情,赢得了全场一次又一次热烈掌声。同学们从两位老兵身上看到了军人的风采,更看到了“强国复兴有我”的豪迈气概。
宣讲结束后,松江老兵讲故事宣讲团朱渭民团长和马伟民副团长走上讲台,同年轻的大学生们见面,他们两位是在参加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汽学院党委、团委的三方合作洽谈会后赶到会场的。当四位老兵向大学生们行军礼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朱渭民团长代表全团老兵向军训学生表达敬意,并衷心祝福同学们“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在美丽的校园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努力学习并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毕业后成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栋梁之材”。全场再次响起热烈掌声。这真是,“老兵新兵聚一堂,颗颗红心向着党,红色基因代代传,强国强军我担当”。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