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2020年5月10日,我们隆重纪念山西铁路建设兵团一师三团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前往(北)京原(平)线参加修建京原铁路50周年。
恍然已过50个春秋,回首当年,常热泪难禁!翻阅历史,从1970年4月20日报名、4月30日录取、5月10日奔赴“前线”,到1971年9月1日“退役”回到太原,期间整整500天,我曾为之“铁建兵”!
我一天不落地记下了500篇日记,满满514页、洋洋21万字!期间曾因忙碌使同一天日记分几次写、也曾因劳累打盹在写作时屡屡被煤油灯烧焦了头发;然而,在超负荷的劳动、超想象的紧张、超极限的疲劳中,我坚持记录了十七岁花季的全部时间与空间!
(2)
与其说是一段历史,不如说是一场“梦”!
是的,现在读起来,连我也不敢相信这一切竟是真实!
作为年方17岁的未成年人,每人推着装满50公斤石渣的小车,在山间小道上飞奔,往返一趟4公里,每天10趟地跑啊跑!
两人肩抬120斤的石筐、顶着六七级的狂风、爬上14米高的路基、每天30趟,爬啊爬!
四人举起160公斤石夯,整天不停地打十几个小时,且不说体力之耗费,光“号子”就喊得声嘶力竭!
最轻的体力劳动,也是在45度斜坡的路基上每天抬土500筐、行程100里!
累吗?清晨4时出工,晚上9点回营,一天工地三送饭,午休不到一小时!小伙子半夜腿抽筋,疼得嗷嗷乱叫;夜间轮番尿炕、早上才知泡在冰冷中!
苦吗?夏天烈日灼,光着头、赤着背,肩上的厚茧已经不会起泡了!冬季冰雪封,早上起“炕”后脸盆牙缸都结冰,既不能洗脸也不能刷牙!三天不洗脸、三个月不理发,那是男兵的常态;数九寒天,只照顾生理期的女战士每天半盆热洗脸水,那是常规!
讲工资?每月39元6角,1分钱不多,更没有“奖金”;扣掉15元伙食费,剩余的常常“延发”,还常常直接就被寄回了家!
论待遇?每人只发过一身不黄不绿(号称“铁建绿”、俗称“白菜绿”)的棉服和两双解放胶鞋、外加一顶分不出男女老幼、当官当兵的黑色兔皮帽!
吃饭?15%的细粮、30%的小米,其余是杂粮白薯;还曾有一段因吃“亏”了粮而每天只能喝三顿高粱面河捞(饸烙)汤的悲情历史!
今天看来,或用今天流行的眼光来看,这一切都是神话、甚至是“假话”!
(3)
当年的铁建兵,绝不仅仅是在修铁路!
在那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氛围中,特别是在解放军建制和管理方式的体制下,一切政治运动、政治活动、政治行动,全部都贯穿在紧张的施工中!
学马列、读毛著、创“四好”连队、争“五好”战士、政治挂帅、思想领先、反骄破满、斗私批修……。收工回来,日以继夜的挑灯夜读,通宵达旦的“批判”、“讲用”,特别是在工地热火朝天的大战中,即使跑得喘不过气来,也得有节奏地高呼“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修建革命路、战备路、幸福路,我们战斗的小目标!
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埋葬帝修反、解放全人类,我们奋斗的大目标!
(4)
耕耘必有收获,收获多么丰硕!
京原铁路,距北京326公里处和226公里处,曾是我所在的山西铁路建设兵团一师三团八连战斗过的区段。这个英雄的连队,也是创造了辉煌业绩的连队。1970年7月,“七月大战”刚刚结束,解放军铁道兵8718部队驻我连的军代表聂新礼副指导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铁路建设会议上,全面介绍了我连的经验和事迹!当时的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办事处主任、铁道兵司令员刘贤权在大会讲话中说“铁建一师三团七、八连,尤其是八连,思想作风过得硬,坚持天天读,和解放军没有两样,全连集合只要1分半到3分钟,土方任务在全团也是第一的,你们解放军可以派人去参观嘛!”我们的连长张玉豪和指导员姚治良当时都是全团有名的好干部!正是这样的环境和这样的领导,培养造就了这群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青年人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拼搏奋斗精神!
(5)
离开铁建后,尽管生活微调巨变、人生聚变裂变,当工人、上大学、当医生、做教师、搞科研、作学问、为人父、带儿孙、跨过中年、迈入老年、青春不再、白发满天,但那如火如荼的战斗场面、壮怀激烈的生活场景,仍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时时映入脑海、常常侵入梦乡!
铁建回来,我先在太原当工人和上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西安医科大学(后来并入西安交通大学)当医生、当教师;由于公务繁忙,去北京开会出差很多,因父母生活在太原,所以一直与京原线密切相关。京原铁路通车后,虽然太原-北京间的京原线旅客列车快车都是夜间行车,但每次乘车进京,我都不选石(家庄)-太(原)和京广线,而专乘京原线,就是因为这种情怀!每当列车过了原平、枣林、繁峙,我就开始迎接大营,这是我们铁建一师三团修建京原线的西起点。自列车行进到大营站后,我必定坐在窗边望着夜空凝视遐想,追忆沿途那熟悉的人情风土和逝去的岁月年华,品味那车轮与钢轨撞击声中蕴含着的诗情画意和深情厚谊,数落那一晃而过的东庄-东淤地-平型关车站,特别是跨过唐河大桥、直到车过灵丘车站(我们修建路段的最东区)才重归现实。
这两段铁路曾凝结了我的青春、汗水甚至鲜血!
京原线啊,京原线,我的梦想,我的梦!
我的回忆,悠长、深沉而久远……
2020年5月4日于西安
作者简介:潘建平,男,1952年12月5日出生。1970年5月~1971年9月参加山西铁路建设兵团一师三团八连修建京原铁路,先后任六班战士、八班班长、连队文书。1971年分配工作到太原重型机器厂当工人,1977年恢复高考首届考入山西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医学科学研究、临床、教学、管理工作;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