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感恩军营铁路情


 

感恩军营铁路情
 

  在我的大半生中,有过灰暗的日子,也有过璀璨的时光。最让我魂牵梦萦的是6年铁道兵军旅生涯,那是一段比金子还要闪光的日子。我的一切好的品行,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自律、吃苦、上进、讲卫生、仪表、处事宽容、大度、为人谦逊、和蔼等都是在部队养成的。文化水平文化素养也是在那里得到充实提高的。6年中我从一个青涩、懵懂、年少无知的云南腾冲农村青年,锻造成为一个合格的战士。如果人生好比一座大厦,那么6年的军旅生涯,就是为建造人生大厦奠基的夯土;如果人生好比一幅画作,那么6年的军旅生涯,在我的人生画布上打上明亮的底色,我往后的日子才不至于灰暗而失去色彩。

  我是1978年3月,踏着改革开放的春天脚步,怀揣青春梦想来到军营的,我所在的部队是铁道兵九师四十四团直属机械连,部队驻扎在内蒙古通辽育新哈拉呼大队铁道北边的沙坨子上(当时归吉林省管辖),主要担负全团的推土、吊装及车钳铆电焊生产任务。

  当兵前,我除了劳动吃苦,一无所有。我的童年和少年与千千万万个农家子弟一样,过着清苦悲凉的生活。7岁上山砍柴,一直到当兵,付出了几近极限的体力消耗,流出了一生中最多的汗水和血水。这是我一生中最刻骨铭心永生难忘的记事。当兵后这样的日子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当兵前,由于受时代和政策的影响,国家百废待兴,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粮食匮乏,物资短缺,一年的粮食不够半年吃,只好“瓜菜"充饥,吃得人脸黄饥瘦,两眼发绿光。由于营养不良,19岁当兵的我发育不良,体重只有94斤,当兵后迅速成长,盘锦支农归来一年不到体重升到128斤。

  当兵前,一件像样的御寒衣,包括袜子,衬衫碰都没碰过;冬天,一条裤子打天下;夏天,光着脚板,踩着发烫的火山石板路上下学。当兵后,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仿佛换了人间似的。

  当兵前,精神文化生活极度贫乏,除了样板戏,几乎看不到其它戏剧电影,人们的精神极度“贫血”。“读书无用论"“白卷英雄"“黄帅事情”“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先后登场,把已经够浑浊的教育搅得一踏糊涂;而我的小学、初中、高二正是在这个动荡年代度过的。可想而知,肚里的墨水有多少,最终落得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悲凉境地。当兵后,浓烈的军营文化生活,丰富了我的思想内涵,提高了文化修养。1980年夏天,在我没有提任何要求的情况下,连队领导突然通知:让我考军校!受宠若惊的我脱产复习两个月后到师部赤峰参加了人生路上的第一次高考,虽然名落孙山(意料之中),但我毫不气馁,把失败当作学习的动力,当兵五年后当了连里的“老兵”文书。成为我人生的重要转角。从此,以文字结缘,以书为伴开启了我人生的新篇章。

  由于在部队打下的坚实文化基础,调入铁路后顺利考上中专、铁路党校大专、本科班,当上了铁路干部;之后,又评上政工师,晋升为正科级干部直到退休。

  试想,如果当初没有步入军营,我的人生将会重写,或许没有跳出农门,同样长年累月,年复一年和我的同龄人一样面朝黄士背朝天,守护一亩三分地,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累弯了腰,脸上像树皮一样布满了一道道皱纹,到头来落得个刚刚过了贫困线……

  我要由衷的感谢部队,感谢军营!感谢部队首长给了我锻炼成长的机会,给了我施展才华的舞台。如果没有部队,没有军营,我将一无是处,一无所有!

  有人总结了当兵的十大好处:
       1、一副素质过硬的强健体魄
       2、一批感情深厚的亲密战友
       3、一段丰厚宝贵的人生经历
       4、一次社会认可的工作履历
       5、一次弥足珍贵的学习时段
       6、次改变人生的难得机遇
       7、一个提升能力的成长平台
       8、一笔走向社会的精神财富
       9、一份 全家受惠的政治荣誉
       10、一段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我要尽情的赞美部队,讴歌军营!6年的军旅生涯,我深切地感受到:部队是所大学校、大熔炉,没有什么路比从军路更能锻炼、造就人;没有什么职业比军人更能体现人生价值;没有什么学校比军队这所大学更能培养人塑造人。

  饮水思源,感恩回报!

  多年来,对军营难舍难分,魂牵梦萦的情愫一直萦绕在我的心间,2019年我光荣退休,奋斗了大半辈子的我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品偿一下往昔的岁月,寻觅一些青春的自豪。一方面花了数年的时间苦苦寻找昔日的战友,于2017年8月在老部队通辽市通铁大厦召开了全连战友联谊会,圆了全连官兵梦寐以求的团圆梦;另方面,在文友中铁十九局集团公司原宣传部长王跃的引领下,加入了《铁道兵文化网》;在关丽荣执行副主编的关照指导下,与战友们一道,拿起手中的笔激情满怀尽情讴歌军营,赞美军营、为军旗增辉,为军营添彩,弘扬铁道兵精神,传承铁道兵文化。先后发表了50多篇文章,分别在铁道兵网、新华网客户端、今日头条等各大媒体登载。以实际行动回报军营,感恩军营,感恩铁路……

  走过四季的春夏秋冬,走过67年的人生沧桑;我,一名来自云

  南腾冲农村的铁道兵,心中向往的军营、铁路梦想终已成真。

  当一条条钢铁巨龙飞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声声汽笛回荡在祖国

  的锦绣河山;当成千上万的旅客和对对情侣尽享铁路美景,一个个货主的货物安全快捷地到达目的地时;作为一名铁道兵、铁路人,无不为实现了铁路安全优质、方便快捷、和谐温馨的目标而自豪。

  那“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大地上的声声汽笛,似心之涌动,江河奔流,那是全国人民的翘首企盼……

  纵观一百多年的中国铁路发展史(我赶上了改革开放的40年),勾勒了中国近代以来铁路发展的主线,描绘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有一条主线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矢志不渝的方向,那就是实现独立自主、“安全优质、兴路强国”、“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铁路梦”。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大的梦想”。 是啊,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首先实现个人及各行业的“小梦想”……

  毛主席他老人家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那是1978年的阳春,我从云南腾冲应征入伍,第一次坐上汽车到昆明的广通站,坐着“闷罐”横穿整个中国,到了塞外科尔沁草原——当上修建铁路的一名铁道兵。

  这是一支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的部队。它1948年7月5日,诞生在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之中,仗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铁道兵浴血奋战,筑起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在祖国和平建设时期,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艰苦创业。在这所毛泽东思想大学校里,我开始了我心中向往的筑路戎马——开着移山-80型推土机,纵横驰骋在国家铁路“七五”期间的重点工程项目:京通、通霍线的修建和通辽(南)站施工改造“战场”上……历经铁道兵八、九师的十多年艰苦奋战,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内蒙古首条高铁、东部铁路辐辏轮集,六个方向,七条铁路进出的通辽铁路枢纽。

  1984年1月,为响应邓小平裁军一百万号召,铁道兵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全体官兵告别军旗,迎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开始了新的长征——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投入铁路建设的高潮中。

  我于1987年1月,调到(落段)通霍铁路的房产建筑段,开始圆我心怀向往的真正的“铁路梦”!同样,铁路这个大家庭,也都是由来自五湖四海的追梦人组成的,他们怀揣着心中的梦想,为了相同的目标,聚集到铁路这个大家庭里。因铁路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在铁路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实现着我的梦想,为铁路营造灿烂的明天出了一份力。

  正是由这千千万万铁路人的梦想汇集交织,融汇成了一个宏大的“铁路梦”—— “安全优质、兴路强国”。这新时期铁路精神绘就了千千万万铁路人用心血和汗水凝聚出来的共同愿景,是对铁路本质属性和行业鲜明特征的凝炼,也是对铁路人共同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升华。

  “安全优质、兴路强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安全优质”是根基,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本质属性和行业属性决定了铁路人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和“旅客货主至上”的职业坚守;“兴路强国”是灵魂,展现了铁路人加快铁路发展的坚强意志和心系民族命运的爱国情怀。唯有“安全优质”才能肩负起“兴路强国”的使命,实现“铁路梦”,进而实现“中国梦”,它是我们铁路人共同价值取向和行动指南的风向标,是实现铁路人共同理想的催化剂。

  回顾中国铁路的历史,从1876年第一条运营铁路上海吴淞铁路通车之日算起,至今已有近150年了,这期间中国铁路经历了新旧根本性质不同的时期。由少到多,由弱变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铁路的发展就像青藏高原上生长的雪莲花,不断地经历各种复杂的气候环境,依然傲然挺立,不屈不挠,最后生长成为举世闻名的奇珍异草。而不同时期通过铁路人实践所产生的铁路精神是当代铁路长成参天大树的养分,是我们今天形成新时期铁路精神的基础,进而为我们新一代铁路人实现当代铁路梦指明了方向。

  在100多年的铁路发展史中,各时代的铁路精神是对应铁路历史的凝炼。1909年完工的我国自行筹款、詹天佑工程师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不借助外国人的一分一毫,让国人扬眉吐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争夺路权,风起云涌的保路运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爆发,最终凝聚成了反抗压迫、求得解放的“二七精神”,铁路的发展从此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念、企业理念。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中国铁路精神在不同时期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抗美援朝时期的铁路精神是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12次英雄列车”精神是一心想着旅客,一切为了旅客;孙家工区“三个一”精神是一心扑在线路上、一丝不苟严格要求、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新时期火车头精神是改革、奉献、拼搏、争先;小东精神是一点不差,差一点也不行;青藏铁路精神是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等等,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铁路的精神和风貌。

  铁路精神在一代代铁路人的传递中与中国铁路的优秀文化传统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彰显了时代特征。我正好赶上了铁路大发展的新时代:当兵修铁路——落段到铁路——铁路成为了我的人生梦想之船:我以梦想为帆,借新时期铁路精神的东风,指引我到达梦想的彼岸——“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安全优质、兴路强国”, 一路绿灯……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开门见喜